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水清极有耐心的等大家讨论了一会,方才笑吟吟开口:“没事,这次药材数量不少,单独去府城担心被流民抢,所以等村子上汉子去卖兔子时一起。

至于工钱,还是按日子发比较好。”

毕竟她当老板盈利时候是她的,亏的时候自然也得她承担,真要是卖不出去,这个风险归她,和员工无关,她们的工资无论如何也要给,既然总归要给,那干嘛要拖延?

按时给还能落个守信的好信誉!

“可、可药材还没卖出去,我这心里没底。”吴婶子呐呐的道。

“要是我们做的不好,药铺不收咋办?那水清嫂子你不就没有进项了么?工钱先发了不就亏了。”范香担忧的问。

李田田直直的问:“还有药铺的药要是够多了不收呢?”

水清听着心里暖暖的,她们在真心诚意为药材坊考虑为她考虑。

旁边的秦怡林噗呲一下笑了,挥挥手笑道:“哎,你们也太小看丁婶我了!”

在大家茫然的眼神中,她继续说道:“这些炮制好的药材我都检查过一遍,都是品相极好的,你们就放宽心吧。”

水清接上:“嗯,除此之外,我和丁叔丁婶也商议过了,要是府城的药铺不收,咱们就自己组一个运送队伍,护送药材去一路北上,运往别的府城卖。

总归会卖出去的,好了,现在大家来领工钱,辛辛苦苦一个月,现在是获得报酬的时候啦。”

听到水清已经将她们担忧的全部考虑到了,底下个个脸上重新挂上笑容。

丁佳佳负责喊名字,喊到的人上前领工钱。

那边丁佳佳温软的喊名字,旁边晏秋坐在桌子后看着上前的妇人按下手印,再旁边晚夏递上一串串穿好的铜钱,星回叮嘱:“当面点清楚呀,不然回去了要是说数目不对说不清楚。”

她们一天二十文,一个月四天假也是有工钱的,没额外请假的人一个月六百文,不到一两银子,只能发铜钱。

六百文钱穿成串足有六串,捧在手里老重了,也因为是铜钱,所以看起来很多的样子。

而对于这些妇人女子来说,不仅仅是‘看起来很多’,而是真的就很多!

非常多!

她们之中也有不少是家里掌管银钱的人,存银比六百文多的不在少数,但那些银钱和今日的完全不同。

这是她们挣得,实实在在在她们手上,并且才一个月而已就挣了六百文!

水清说她们辛辛苦苦了一个月其实说的不对,她们一点不辛苦啊,甚至很轻松,不光轻松,还吃得好,又休息到了,竟然还挣了六百文。

被叮嘱的妇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连忙摆手拒绝:“不用不用!我信的过你们,不会错的。”

水清家的女娃娃不光会写字,还会算术,怎么会弄错?

再说她要是当面数,那不是不信任她们、不信任水清嘛,多难看啊,她做不出来这么丢人的事!

水清认认真真说道:“没事,钱财当面点清对你我都好,别不好意思,每个人都要数,要是有错的立马上来更改。”

在场的人多少已经知道水清性子,当她认认真真说话的时候,那就代表这件事很重要,不容置喙!

所以领了工钱的妇人们或坐到椅子上或蹲在地面上,开始数自己的铜钱。

幸好是一串一串早用麻绳穿好的,减少了难度。

还没被念到名字的妇人好些已经等不及站了起来,焦急又喜悦的等待着。

直到最后一个妇人领了工钱,所有人都确认没有出错,上午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大半。

水清想到第一次发工钱,每个人都很激动,恨不得立即回家报喜,再加上这么大一笔钱她们带着身上也不方便,还是先送回去最为稳妥,这样想着她开口道:“上午改为放假,吃了晌午饭在过来干活。”

“好!”响亮的回答声中是满满的喜悦。

年长的吴婶子赵兰捧着沉甸甸的六串铜钱,心里盘算开了。

黑面涨价后六文一斤,一个月的工钱能买一百斤,一百斤的粮食添补进家里现有的粮食中能吃的饱饱的,或者往后延的话,又能多吃上好长一段时日。

盐比较贵,要好几十文一斤,不过盐耐用,一斤盐能吃上好久,家里目前囤的盐足够吃个两三年还有剩,这个不急。

倒是过冬的衣裳可以准备了,去年天气异常寒冷,幸好备的柴火多,一大家子人天天在家里生火取暖才勉强挺过寒冬,今年即便没有去年严寒,但有保暖的衣裳穿,谁愿意窝在家里整日整日没法出门呢?

况且她们冬日也要来药材坊干活,保暖的冬衣不可或缺,全家人的冬衣要提上日程了.....

李田田张小草许婷范香等年轻小姑娘想的则是买个什么样的头花和头绳。

工钱十分之九上交公中,她们能得十分之一,不过十分之一也有六十文,头花和头绳不是太贵,还能存下来不少文呢。

她们悄悄观察了,佳佳头上的天蓝色头花好好看,大红色的头绳更是喜庆,不知道是丁佳佳戴着好看还是头花和头绳本就好看,反正看着看着她们就好想要一个同款。

一群人脚步轻快的朝村子上自家走去,等靠近后只觉得今日的村子格外安静。

太安静了。

以往村子上那些猫憎狗嫌的孩子,撵的鸡飞狗跳,要不惹来别家大娘婶子骂声连连,要不惹得自家阿娘跳脚追着打,可今日都没有。

张小草家离的最近,打开门发现家里一个人都没有,呆呆的问:“咋回事?我家的人呢?”怎么娘和哥哥弟弟一个都不在?农忙已经过了呀。

赵兰爽朗的邀请:“走,先去我家,我公爹基本上不出去,我们去问问。”

“对,咱们先去看老村长,村子上有啥事他都知道,问他准没错。”吴婶子赞同。

一群人兴冲冲的冲向老村长家,结果却扑了个空。

老村长竟然也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