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也觉得可以一试,咱们先挪出来一部分,只是扩大数量,累是比以往累点,但能挣银子就成!”李武跟着说道。

大不了他们多打些草料和准备多多的糠呋。

他不怕累,只怕没银子。

张慧认同:“咱们稳妥一些,这样还能多养兔子,等后面再全部移过去。”

村子上越来越好,人口就会逐渐增多,人多了就要盖屋子,饲养牲口的地也就越少,早晚都要移到外面去。

况且她见水清那边就很好,住是住的地方,饲养牲口是饲养牲口的地方,气味粪便都传不过来,两边相互不打扰多好。

一家人商议定了后,家里汉子又继续打土坯、盖屋子。

王桂芬和张慧也没闲着,如今赵兰在药材坊帮工,家里的事大多落在她俩身上,平日里家里汉子们会分摊一大部分走,只不过如今汉子们去做更苦更累的活,她们每日忙的脚不沾地,恨不得一天就有二十四个时辰!

最不能耽搁的是葛根,这也是家里的重要银子来源。

葛根体型大,一株挖出来后十几几十斤太正常了!晒干后也不像其他蔬菜那样重量缩减严重,它更像苞谷黄豆等主食,即使晒干也轻的没有太夸张。

一斤葛根十八文,要知道以往粮商收购他们的大米小麦一斤也才七八文,大米小麦要伺候好几个月,葛根却是天生天养,只有卖银子的时候才费点力气,这简直跟捡银子一样!

所以除了喂养兔子等牲口,最重要的就是挖葛根、清洗葛根、晒葛根.....

水清这边也在抓紧时间挖葛根,制作葛根。

不是为了卖,而是为了吃,说实话水清其实蛮喜欢吃葛根粉。

商城里面卖的大多加了其它淀粉掺假,不是太正宗,自己做的可是百分百纯正野生葛根粉——没施化肥没打农药,勉强也算是野生吧。

李大妮等五个妇人在药材坊负责核心部分,基本离不开,好在其余的十八个汉子过了农忙后,清闲了下来。

哪里需要哪里搬,勤快又任劳任怨,好用到没话说。

趁着农闲将葛根粉制作出来,储存起来是口粮。

主要也是她山上当初撒的种子最多,这植物霸道极了,生长的快,其他野草野菜根本抢不过它,虽说不挖留着来年还能生长的更大,但也要有地给它生长啊。

今年抢先挖出来一大部分,留下小部分,再补一些种子,这样交叉着挖,每年都能收获丰厚。

冯大手臂受伤了,还不准他干活,不过他闲不住,也跟着一起上山,用没受伤的那只手拎拎锄头筐子等工具打下手。

其他汉子负责挖。

一筐子一筐子的葛根被运送下来。

汉子们用稻草或茅草挽起的草把子洗刷刷,清洗干净后放入石臼中,直接用杵开始打碎取浆。

说起这个石臼和杵,汉子们对东家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们原本在庄子上时,整个庄子只有一台石磨,每次都是排队,累不说还耽搁时间。

石臼也是如此。

而东家则不同,村子上有,东家自家有,不用去用和村子上人挤着排队用,他们来了后,还给他们也配了一个!

他们总共才四户人家,总共也不过二十三人,东家却直接给他们也分了一个!

根本不需要他们自己推磨,农闲的时候由驴代劳就成,一下子全部弄好,农忙的时候时间就节约出来了。

而石臼和杵不同于庄子上用手捣,费大力气不说,速度也提不上来,东家这儿直接是脚踩!

石臼放在地上,杵是宽大的一块石头,上面横着一根木头连接到另一边,木头中间垫高,人在另一边用脚踩横木,那边连接的宽石块高高扬起重重落下,瞬间就能将葛根砸裂开,继而砸碎成渣渣。

一点不费力!

效果却出奇的好!

东家是聪明人真是不一样,他们这些做下人的也跟着松快不少。

碎成渣渣的葛根还要用清水反复冲洗,再用纱布过滤到盆和桶中,过个一两日,倒掉上面的污水,盆底洁白的粉浆晒干就是葛根粉啦。

第一次制作成功后,水清用煮沸的沸水冲泡了一大盆,撒上白糖,给每个人分了一碗,让大家尝尝鲜。

水清搅拌让其凉了些后,舀一勺送入口中,入口一股清香以及浓郁的葛根滋味,真是半点也没掺假。

她满意的看向众人,笑盈盈询问:“瞧清楚了要记住,以后你们就可以按照这个步骤来,保管冲出来的晶莹剔透!

若是失败了也没事,放在锅里重新煮下就成,变透明状就是成功了;

大妮二妮,你们收好,以后做羹汤的时候它还能勾芡,待会给你们带一包白糖回去,农忙时早上冲泡一碗当做早饭也使得;

冯大满仓,你们快尝尝味道喜不喜欢?以后当做干粮带在路上吃怎么样?”

大妮二妮周玉五人以往只觉得葛根粉和她们在庄子上制作的蕨根粉一样,都是填饱肚子的食物,但夫人却让她们带白糖配它?

只是一顿早饭而已,能用金贵的白糖配吗?

不不、夫人肯定是借着这个由头给她们补身体呢!

呜呜,夫人真好!

另一旁冯大洪满仓等汉子捧着粗陶碗迟迟舍不得吃。

他们可是亲眼看到夫人放了多少白糖进去的,白糖可是比红糖贵多了,那么多白糖放进去,只为了给他们尝尝鲜吗?

“夫人,咱们都是大老爷们,白糖给咱们吃太浪费了。”

“满仓说的对,咱们吃没加糖的也成。”

他们都是汉子,不需要补身体的,糖留给妇人们补身体就成。

水清笑道:“没事,吃吧,糖囤了不少,不吃等夏天热化了不就浪费了嘛。”

听到水清说浪费,汉子们终于舍得抱起粗陶碗喝一口。

一口下肚,清甜清甜,怪不得能卖十八文一斤呢。

“真的是药材,丁叔说的那啥,对,生津解渴!真好喝。”

“好甜,甜丝丝的,和糖一样。”

“废话,那么多糖放进去能不甜嘛,你想想以往咱们做的蕨根粉,不加糖怕就是和那差不多的味。”

这都是夫人舍得加糖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