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会试成绩出来后,就是殿试。

一般在三月一号,特殊时期会延后。

上榜的学子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从皇宫最中间的那道门进入其中。

这道门,他们一辈子也就只能走一次。

这是荣誉。

学子们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跟随礼部的官员来到武英殿前。

三大殿还没有修好,召开朝会什么的都在武英殿进行。

朱棣出来只是露了一个面,说了一些勉励的话。

后面的都交给了太子朱高炽。

毕竟这么些年来,都是这么过来的。

太子朱高炽,素有贤名,早就在学子们当中传开了。

所以对于太子朱高炽来主持殿试,他们都是欢迎的。

相比于皇帝朱棣,在太子朱高炽的面前,他们的压力也没有那么。

尽管刚刚朱棣露面的时间很短,但学子们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朱高炽安抚了一下学子,紧跟着又勉励了一番,随后宣布殿试开始。

殿试只考试策问一道。

有翰林及朝中有很高文学素养者,任读卷官,并参与阅卷,拟定名次,以供皇帝裁决。

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后一个学子退出武英殿,翰林也收起试卷,准备开始阅卷。

而学子们,只能忐忑的等待命运。

殿试结束,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这段时间,对学子来说,最为煎熬。

尽管他们已经通过了会试,入朝为官的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谁还没有一个状元的梦想呢?

毕竟状元又不一定是会试第一名,榜上的人都有机会。

……

御书房。

太子朱高炽已经把阅好的试卷,还有拟定好的名次,呈到了朱棣的面前,等待最后的裁决。

看完前三甲的答卷,又看了看后面的答卷,朱棣对这个结果也没什么意见。

论学问,他比不过太子朱高炽,也比不过那些翰林。

不过做皇帝,够用了。

“你在这儿等了半天,要不也提提意见?”

朱棣侧头看向一旁的杨轩,问道。

“好啊!”杨轩没有拒绝。

他来这里,就是为了看殿试成绩以及殿试的答卷的。

从朱棣的手中接过答卷,杨轩认真看了起来。

能拿到朱棣面前的答卷,自然都是优秀的,文采斐然。

这其中,于谦的答卷赫然在列。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以及于谦是杨轩记的为数不多的名人之一,他总觉得于谦的这份答卷是最好的。

他将于谦的答卷抽出来,递给朱棣。

“这份,你要不要再看一看?”

论鉴赏能力,朱棣肯定是比不过杨轩的。

他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四书五经这些也是被逼着学的,最喜欢读的书还是兵书。

杨轩除了固定练武和学习的时间,还会专门抽时间读其他的书。

史书,诗书,农书,各种杂书,他都有涉猎。

这是为了弥补他上辈子没有好好学,好不容易学的那些也在工作后忘光了。

几十年下来,他的知识储备一点也不少,足够甩开朱棣十八条街。

后者也是知道杨轩的学问比自己好,所以对于杨轩专门抽出来的这份答卷,也是相当看重。

细细看完,朱棣也觉得这份答卷很不错。

于是他看向朱高炽:“头名,就定这份答卷吧!”

“剩下的就按照你们拟定的来。”

“儿臣遵旨!”

朱高炽接过答卷,也是看到了答卷上面的姓名籍贯。

“浙\/江钱塘县,于谦?”

看来,此人便是此次科举头名状元了……朱高炽心里想着。

接着又看了一遍这个于谦的答卷。

以他的眼光来看,这份答卷确实有独到之处,不过有些内容,就过于理想化了。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年轻人嘛,很正常!

历练一番,可成栋梁之材。

于是,在三人的一致下,投名状元就这样定了下来。

“父皇,师叔,那我这就去张榜公布了。”朱高炽道。

朱棣摆了摆手,没有意见。

……

很快,殿试成绩公布。

此时的于谦正和同乡学子喝酒,当礼部的官员找上门来的时候,他满是不可置信。

“你…你说什么?”

“恭喜于老爷,高中头名状元!”

礼部官员笑着恭喜,颇有讨好的味道。

一般情况下,状元都能走到六部侍郎甚至尚书这一级别。

提前交好乃人之常情,就算不能交好,也不能交恶。

在于谦还在发愣消化这个消息的同时,他身旁的一众同乡,已经回过神来,连忙凑了一些银子,送给了前来通知的礼部官员。

收到银子的礼部官员笑得更加亲切,他为什么主动揽过这个任务,不就是因为有油水嘛,还能提前跟状元认识一下。

当然,他也并不觉得这属于受贿,而是正常的人情世故。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

“三日后陛下赐宴,于老爷可要提前做好准备。”

“届时,下官会提前过来等着于老爷。”

“辛苦大人了。”同乡赶忙替于谦感谢道。

礼部官员也没有再停留,告辞一声,便离开了。

而就在他离开后,现场也是响起了激动的欢呼声。

虽然中头名状元的是于谦,但他们身为同乡,也与有荣焉。

“哈哈,廷益,状元,这可是状元啊!”

“我们知道你很厉害,但万万没想到,你直接搞了个大的啊!”

能看着激动的同行们,于谦虽然对他们刚刚送钱的行为有些不悦,但他也不是没有情商,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扫大家的兴。

以他的性子,主动给人送钱的事,是肯定不会做的。

他也决定了,刚刚同乡给出去的钱,他后面会还的。

原则问题不能变。

在同乡的簇拥下,很快他们又开始了推杯换盏。

而浙\/江钱塘县于谦高中头名状元的事,也在以一种极快的速度传遍京师。

……

三日时间眨眼即逝。

今日是皇帝赐宴的日子,一大早于谦就被同乡从床上扒拉了起来。

“廷益,别睡了,赶紧起来,今天是陛下赐宴的日子,可不能耽搁了。”

“啊?什么?”于谦迷迷糊糊的回应,他昨天喝了不少,现在还感觉有些迷糊。

“哎呀,今天陛下赐宴!”同乡一脸焦急的说道。

听到这话,于谦一个激灵,顿时清醒了过来。

他一拍脑袋,后悔不已。

这两天光顾着开心了,差点就误了大事。

“多谢,多谢!”

“若非你们提醒,恐怕我还真会忘了这事儿。”

于谦赶紧起来收拾。

……

琼林宴,是为殿试后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始于宋代。

宋太祖规定,在殿试后由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赐宴庆贺。

由于赐宴都是在着名的琼林苑举行,故称作“琼林宴”。

所以琼林宴也就这样传承了下。

现在,琼林宴的举办地点是在礼部。

于谦等一众新科进士到了礼部后,先是跟礼部的一众高官见礼。

然后礼部尚书出来讲话勉励。

“此次琼林宴,陛下也会参加,望尔等恪守礼仪,勿要君前失仪。”

“学生谨记!”

随着一众新科进士落座,酒菜上桌。

一道尖锐的嗓音也传了过来。

“陛下到!”

礼部官员,新科进士齐齐起身。

下一刻他们就看到身着龙袍的朱棣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

其气势威严,让人不敢直视。

不过在其身边,好像还跟着一个人。

于谦当即认出,那人正是长平侯杨轩。

杨轩是受到朱棣的邀请才来的,当然,对于吃席,他肯定不会拒绝。

而他也察觉到了于谦的目光,笑着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这一幕自然也被有心人察觉到了,当即就有不少人的目光聚集在了于谦的身上。

看的后者浑身不舒服。

他本不想这么引人注目的,但现在看来,好像是躲不掉了。

他压下心中的想法,跟着礼部官员参拜皇帝。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朕安!”

“都平身吧!”

“朕今天过来也是凑凑热闹,你们别紧张。”

朱棣看着众人,说道。

话虽这么说,但没有人敢放松。

“谢陛下!”礼部尚书金纯起身。

随后其他人也跟着起身。

“都坐!”朱棣往下压了压手。

众人再次落座。

朱棣也跟杨轩坐了下来。

而杨轩的位置就在朱棣下首左边第一个。

“此次科举圆满结束,在座的新科进士,都是经过寒窗苦读,与大明各地的学子同台竞争,金榜题名。”

“朕心甚慰!”

“望尔等今后,不忘初心,为国效力。”

朱棣笑着说道。

“学生谨遵陛下教诲!”

一众新科进士齐声道。

“好。”看着朝气蓬勃的一众新科进士,朱棣满脸欣慰。

“咱们的一甲进士呢,怎么没看到?”朱棣看了一圈,又问。

一甲,每届科举只有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

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朱棣问一甲进士,指的自然是状元、榜眼、探花。

话音落下,就见到有三人站了起来,其中自然有于谦。

他们的位置距离朱棣并不远,

后者细细打量了一番,心中暗暗点头。

此三人长相和气质都不差。

再想想他们写的文章,学识也不差。

一甲进士,名至实归。

不要以为古代不看脸,尤其是科举,不管你有多优秀,长得不好看,或者身上有残疾,都不可能当上状元。

哪怕官员出现空缺,从举人中挑选,那也是会看脸的。

老祖宗都是颜控,更不用说后人了。

朱棣与于谦三人简单交谈了一下,问了几个问题,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随后便让他们坐下,宣布开席。

杨轩悄悄看了一眼于谦,心道:你不是说见到陛下后要谏言嘛,怎么怂了?

他还想看这场戏呢!

吃席不是他的主要目的,看戏才是。

若是于谦知道杨轩心中的想法,怕是得翻好几个白眼。

他那是怂吗?

不,是从心。

更何况,他现在又没有喝多,脑子清醒,自然不会做那种事。

等了半天,都没见于谦有动静,杨轩不免有些遗憾。

不过他很快就把这事抛在了脑后,吃了几口菜,便举起酒杯,向于谦敬酒。

当朝侯爷敬酒,于谦自然要给面子,一杯酒一口饮一下。

“好,廷益够痛快!”

杨轩当即大喜。

“不过,小酒盅喝着不痛快,换大碗,廷益觉得如何?”

他又问道。

“侯爷所请,于谦不敢不从。”于谦道。

“好。”

“来人,换大碗。”伺候的侍从看向朱棣。

后者摆了摆手,示意让他们去拿大碗。

很快,小酒盅就换成大碗,杨轩与于谦频频举杯。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心思各不相同。

尤其是一种新科进士。

心中更是羡慕。

长平侯的事迹,他们早就打听清楚了。

别看手上没有一丁点的实权,但人家的能量可一点也不低。

于谦抱上这样一条大腿,未来定然平步青云。

当然,也有嫉妒的。

凭什么于谦就能得到长平侯的青睐?

大家都是新科进士,差哪儿了?

杨轩和于谦自然不知道其他人的想法,当然,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杨轩随心随性,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他只在乎大明的发展和利益。

而于谦,他又不打算结党,为什么要在意他人的眼光呢?

他要做的是文天祥那样的人,他有自己的坚持和目标。

主位上的朱棣一个人喝着小酒,吃着小菜,目光时不时落在杨轩和于谦的身上。

他想知道,这个新科状元有什么特殊的,能得到杨轩的青睐。

这么些年来,科举也举行了很多次,新科进士也不少。

他还从没见过有谁能得到杨轩的青睐。

他并没有打搅两人,就这样静静的观察。

不出他的预料,没有人能跟杨轩比酒量,可以明显的看到,于谦已经上头了。

甚至开始跟杨轩称兄道弟起来,两个人就差结拜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会儿,于谦喝完碗中的酒,将酒碗重重落在桌上。

好像做出了某种决定,只见他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面向朱棣。

而杨轩也看向了朱棣,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