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夜,月色微凉,烛火如昼。

香炉里的龙涎香的烟雾缭绕而上。

案前坐着陷入沉思的帝王,底下的官员站得有些久了,悄悄挪了挪腿,有些昏昏欲睡。

近侍托举着茶盏走近,悄声将御前的旧茶换下。

李元贞深邃的目光落在那六部留出来的缺上。

仿佛犹豫了许久还未决定,只得作罢。

她沉沉的吐出一口浊气,把朱砂笔先放到一边,抬起茶杯润了下喉。

“容孤再想想。”

李元贞看了眼还干站着戳眼睛的几个内阁学士,终于想起来还有这么几个人在,扬了扬手,恩赦般道,“你们出去吧,云州之事明日再议,楚玉留下。”

被点到的几人立马一个激灵,动了动站得发麻的老寒腿,因着自己终于被陛下记起来,又体恤的放了她们回去,不由得有些感动,连连拂手告退。

“是,陛下。”

再议会儿可就能直接站到上朝了。

待几人走远,李元贞才缓缓开口,“楚玉,你怎么看?”

楚玉明白。

这是女皇陛下想要她一句实话。

她低头,如实说道,“回陛下,微臣以为,既是六部都要,那她便暂不宜入六部。”

无疑,顾凉是一把好刃,但若是太早露了芒,反倒会失了准。

原以为那日论道后,顾凉会被清流们针对,但她也没料到,如今这样的局面,却是比直接针对还要严峻。

六部都在争取此人,把顾凉当成了媚上的筹码,这情形太过诡异,想必陛下也会有所怀疑。

毕竟六部背后,各自为营,不知都站着谁的势力。

此消彼长。

若是眼下这难得的平衡被打破,想必陛下也不会希望看到。

李元贞指腹摁在茶杯上,嗯了一声。

“那依爱卿之见,六部之外,哪里比较合适?”

楚玉斟酌了下,缓缓说道,“微臣觉得,不若将顾凉放至翰林院……亦或者,外放地州,之后再调回京都。”

“不妥。”

李元贞轻敲了敲杯沿,拧眉沉声道,“顾家几代单传,顾将军又奉命驻守北境,此去守八年之久,若是顾凉再外放,只怕是会寒了边关将领的心。”

想到这一点,楚玉也沉默了。

北境不太平,镇守边关将领的绝对忠诚,是万万不能动摇的底线。

顾凉,是顾将军唯一的女儿。

若是外放地州,只怕顾将军虽不敢言明,届时心里也会有怨怼。

“楚玉,你觉得……她文章如何?”

“见微知着,针砭时弊,凝练翔实,字里行间,不像是个只知书本经义的儒腐学子。”

楚玉语气平静,客观的陈述,“她会试那篇议新政的策论,很是大胆,倒似乎让微臣瞧见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

李元贞多看了她一眼。

楚玉她是清楚的,这位她于殿试上钦点的状元,文采斐然,能力卓着,亦有些文人的孤傲。

她能对顾凉这般评价,已是极高的赞誉了。

“孤记得,你是十三年前进的翰林院吧,你年轻时候的影子?……爱卿是想说,孤也老了?”

没想到陛下会这般发问,楚玉面上惶恐,立马跪下,“陛下正当壮年,是臣失言。”

“好了,这里就咱们君臣二人,跪什么。”

李元贞无奈的笑了笑,抬手示意她起来。

“就让顾凉先去翰林院吧,孤也想看看,她能做到何种地步。”

她握起朱砂笔,在顾凉名字后,写上了翰林院编修几个字。

谁料笔蘸浓了墨,提笔时竟不慎落了一滴在奏折上。

李元贞皱了皱眉,笔尖落下,最终是将编修二字改成了修撰。

升了半品,也算对得起顾凉曾对大皇女的救命之恩。

如果她没记错。

这也是十三年前,楚玉入朝时的起点。

只是能不能走到楚玉的高度,端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明日由你去授官,跟慕容信说,准予顾凉记录内阁会务纪要。”

能出入内阁,即便只是旁听记录,对于刚入仕途的进士而言,那也是莫大的机遇。

看来陛下,是真的对顾凉上了心。

就是不知,这样的恩宠,在翰林院这种地方,究竟是福……还是祸?

楚玉心沉了沉,“是。”

\/\/

阳光和煦。

微风夹带着些许临夏的暖意,吹得绿叶沙沙作响,湖面清波荡漾,泛起一圈又一圈涟漪。

转眼已是春末。

段双手里拿着一沓信,从府门外一路小跑进正院,“小姐,正君,驿站刚送来的信。”

青岚接过先看了一遍,大都是北境和云州来的消息,还有些是仙客来地州分店的财务报表。

他看向站在庭院中的顾凉,笑意温柔的朝廊下走了过去。

顾凉微弯着腰,手里捧着一册发霉的古籍,身姿板正。

官服穿在她身上,挺拔如松,清雅贵气。

今日难得休沐半日,她才终于能从那堆山倒海的材料文书里抽出身来。

授官那日,楚玉给她定的职缺是翰林院修撰,她便知道,李景霂终究还是于暗处使过劲了。

她从李景霂留的信里预见进不了六部的结果,原以为李元贞会让她去地州待个几年,没想到最后还是入了翰林院。

或许是哪道奏折牵动过李元贞的心神,才愿意把她放到慕容信的门下,做个编办兼秘书处的小文员。

不过,在哪里,眼下在做什么。

于她而言。

都一样。

她要的是最终结果,而起点的差异,相比之下,就显得没这么重要了。

无论如何,她最后……都会进内阁。

“妻主,有北境寄来的家书。”

听见青岚说有家书,顾凉抬头望了眼天色。

难得收到便宜娘的一封信,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好,这就来。”

顾凉快速把手上的书翻开晾晒完,随即解开束起的阔袖,朝青岚走过去。

她拆开信,只有潦草两页纸,大略读了下,眸色由揶揄信上错漏百出的字瞬间转为凝重。

拿着信快步走进书房。

“阿岚,帮我找一下北境的舆图。”

看着顾凉突然严肃的神色,青岚点了点头,两指并拢,掐算找到方位。

尔后径直走到一个陈旧的书箱前,精准找到有些上了年纪的舆图。

拿出来的时候抖落了一层灰。

青岚抿了抿唇瓣。

这舆图看着像是几十年前的了……也不知妻主还用不用得上。

顾凉坐在书桌前,将信纸用茶水浸湿,果然看见浮起来的几个标注,她消化着顾真信里的消息,眸色愈发凝重。

北燕的军队似乎有了些动作,探子回报,在边境附近发现了她们很多隐匿的据点。

这跟往年都不一样。

所以,顾真叮嘱让江晏先别急着回去,在京都多待些日子,以免生乱。

顾凉眸色暗了暗。

她记得,李景霂去云州之前说过,呼延崇就在京都,并且有跟大乾和亲的打算。

如今来看,倒也有可能是欲盖弥彰的迷敌之计。

“妻主,这是你要的舆图。”

顾凉接过一张泛黄了的古旧地图,嘴角微微抽了下。

阿岚定是擦过了上面的灰才拿进来的,但也不难看出。

……这地图年纪怕是比她还大。

不过北境附近城池分布比较稀疏,想必地形变化也不太大,勉强凑合看看。

若有时间,能搞个三维实景沙盘,可比看这模糊的纸要直观多了。

顾凉在舆图上标注出顾真提到的几个地方,瞬间眉头紧皱。

只见舆图之上。

北燕军队的驻点,几乎是呈长弧状,稳稳盘踞在北境三州的边境线上。

……这样的布置,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大乾军队竟是滞后这么多,到这会才发现。

但攻擂要分主次,北燕这般布局岂不是在分化战力?

还是这些据点有别的用途?

北燕女皇……

究竟想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