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饮食文化上,大明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市民经济和市民文化的繁荣。

所以每天天刚亮,诺大的京城便活了过来,哪怕是在冬天,也阻挠不了那些小贩们赚钱的激情。

这天,狄三照例起床,看着外面雾蒙蒙的天,不禁暗骂一声。

现在京城的主要燃料便是煤炭,所以一到冬天,这京师的天就没眼看,一片灰蒙蒙,出去转一圈,都能吃一嘴灰。

往年先帝在世的时候,冬天会经常去小房山泡温泉,但今年皇上病了,所以便没出宫,而那些高官显贵们自然也就不敢挪窝了。

狄三之前是工部侍郎石大人府上的一个打手,在石侍郎公子那里,也算得上是一个红人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石侍郎贪污之事事发了,全家被发配去了辽东,狄三也无奈的失业了。

就在这时,顺天府招管理交通的衙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狄三便去了,最后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录取了,因此狄三一飞冲天,进入了官府讨生活。

虽说赚的钱没之前多了,但这些俸禄可都是干净银子,狄三用的很安心。

而自己年近七十的老母也跟着水涨船高,之前人人避恐不及的小瘪三,现在竟然也有人上门提亲了,还是黄花大闺女。

狄三在外面也有过很多女人,但不知为何,那次看见媒婆的时候,自己竟然慌了神。

现在自己的婚事也定了差不多了,就是东街张屠户的女儿,狄三也偷偷打听过,张大女样貌和他爹完全不同,长得很清秀,屁股还大,美中不足的就是脸上有几个白麻子。

狄三打算今年便将张大女娶回家,老母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自己得抓紧了,要是今年快的话,明年老母亲就能抱上孙子了。

狄三咬着牙,冒着严寒去当值了,临走之前还将母亲屋子里的窗户又检查了一遍。

狄三负责的那一片区域正好是东街,所以一般情况下,狄三都不在家吃饭,而是去未来老丈人那里混顿饭吃。

今天上头交代了,要早点去,所以狄三来到顺天府点卯的时候,门口已经站满了人。

狄三和几个相熟的朋友打过招呼,便窝到了一旁闭目养神。

新上任的顺天府尹虽说是一个文官,但听说也上过战场,所以很对狄三这等草莽之人的脾性。

狄三迷迷糊糊之间,便见到了自己的上差来到了自己身边。

狄三顿时惊醒,谄媚的问道:“刘头,有何吩咐啊?”

“臭小子,听说你识字?”

“小的之前在侍郎府当差,倒是学过几个字。”

“行了,识字就好,臭小子,你的狗屎运来了,拿好这摞报纸,日后你就是东城那片区域的捕头了,但是有一点啊,这报纸上的内容要让每个百姓都知道,能做到么?”

“多谢刘头,小的保证完成任务。”狄三信誓旦旦的回道。

“赶紧带着你的人滚吧。”

“好咧,东城的都跟老子走。”狄三一挥手,一群人便跟了上去。

这种事情对于市井出身的狄三来说,那真是再简单不过了,到了东城,狄三一声令下,东城所有的说书先生便都被请来了。

东城很大,而自己这些人中,识字的不超过一指之数,就凭自己这四五个人,就是累死也完不成任务啊。

但是这些说书先生们识字啊,所以今天所有说书先生的工作便变成了读报。

狄三趾高气昂的说道:“你们都给老子听好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不要觉着老子坑你们,你们手上拿的可是圣上亲自批注过的第一份《大明日报》,这比你们全家老少的性命都重要,要是办不好,丢了咱们东城老少爷们的脸,不用官府处置,乡亲们就会活撕了你,明白么?”

“狄三,你小子少在这里给老夫满嘴喷粪,别忘了,当初还是老夫教你认字呢,现在换了一身皮,就看不起人了,你就放心吧,咱们东城虽然住的都是平头百姓,但却绝不会丢人的,乡亲们,你们说对么?”一个白胡子老头破口大骂道。

“老杨头说得对,狄三,你这个小兔崽子,要是再给乡亲们在这摆官架子,信不信乡亲们把你赶出去。”

“王老汉,你少在这吓唬俺家女婿,俺看你就是羡慕俺家狄三升官了,俺可告诉你,狄三可是附近十里八乡的好后生,你们要是敢污蔑他,俺第一个不答应……”

狄三的便宜老丈人张屠夫的一番话顿时引起了众人的口诛笔伐……

当天,《大明日报》风靡全城,而今天的头条则是“何景明以死纳谏。”

何景明是当代文坛领袖,明知必死,拖着病体给皇帝上了一封奏疏,皇帝被感动了,答应重新修订《大明律》,废除惨无人道的肉刑,也就是说从今往后平民百姓去县衙里告状,不用再打杀威棒了。

贪官污吏所贪财物只要不过百万两,只需三倍罚款,便可免除“三族三代之内不得入仕、入学”的处罚,但是他本人还是要罢官去职。

对于那些超过百万两的巨贪,这个刑罚还会继续执行。

这样总体而言算是给了文官们一个缓冲余地,水至清则无鱼,这么做也省着那些贪官们狗急跳墙了。

其次便是朝廷在国子监外设立了“文烈祠”,主要祭祀比干、苏武、颜真卿、文天祥、于谦这等比较有气节的先贤,朝廷鼓励百姓们多去拜祭。

翻过一页,刊印的是朝廷最近发生的一件大案。

东南的一些世家大族的阴谋被英明的皇帝给识破了。

这些人怂恿文人们集会上书,逼迫皇上,然后借此为自己谋利,皇帝听闻此事后,大怒,下旨将这些大族的嫡系子弟全部流放边境,无主土地则分给当地无地百姓。

世人皆有仇富心理,听书先生讲完,百姓们顿时叫起了好。

一个大汉大笑道:“怪不得前段时间,咱们这里出现了好多读书相公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老先生继续往下看,突然大喜过望道:“乡亲们,咱们的好日子来了,皇上年少英明,特意安排顺天府开办十座学堂,咱们东城就有两座,家里有合适的孩子,抓紧去报名啊。”

“多少束修啊?”有人低声问道。

“皇上说了,第一年不要束修,第二年要是继续读,才要钱呢,但也不会太多。”

“皇上万岁。”众人欢呼道。

“别急,还有一个好消息呢,皇上从海外得来了一些新粮种子,有两种叫做番薯和玉米的,亩产能达十石呢,京城百姓们要是想种,自可去顺天府领种子,朝廷的农官还会教你们如何种植,而且新粮第一年只纳半年的税,赋税少交一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