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篇激战1860 > 第183章 皇太子旅行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沙俄公使阔雷明,在两江碰了一鼻子灰后,垂头丧气的离开了上海。

他将如何向沙俄国内作出汇报,尼古拉皇储又该怎样改变行程,陈济怀等人暂时不得而知。

但对于沙俄下一步,有可能会由此采取的行动,他们却要好好的盘算一下,并从当下就应该开始加以提防。

为了这,陈济怀专门唤来了多位要员,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

与会者涵括了两江在军中、外交、财政、商贸、民政、宣传和情报等领域的核心人物。就连已经久不问政事的陈济生,也被请了过来。

这场会议开了很长的时间,虽然从形式和过程上看并不很正式,但还是对局势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形成了很重要的决议。

经过综合讨论和研判,两江的众人们一致认为,沙俄眼下应该不会对两江作出什么更具实质性的举动。

因为毕竟双方间的关系已经是这样了,而且除了在海上以外,两边也没有什么别的方向可以直接对抗。

所以眼下最需要注意做好防范的,主要是海军和外务司两个方面。

不过,这也只是当前的情形。既然众人早已心照不宣,两江日后一定会突破现有的范畴,把正在做的事业扩大到整个华夏。

那么与沙俄进行全面的对抗,也就是早晚会发生的事情了。

而且,尽管可以肯定,在未来实现大业的过程当中,定会遇到来自多方位的阻力。

但两江的领导者们已经越来越能够确认,沙俄将是各方敌对之中,威胁最大的一股势力。

甚至双方之间,还会由此展开一场关乎国运的,倾尽全力的生死较量。

届时如何能够战胜这个强大的敌手,也需要从现在就开始未雨绸缪,着手准备。

并且两江应将其树立为假想敌,进行各项内外政策的调整,从各领域开展布局,还要做出相应的取舍。

当然,这些事情虽然尚处遥远,眼下两江也不会只是暗中筹备,而不去做表面文章。

毕竟依照他们对沙俄历来做派的了解,这次尼古拉皇储的东方之旅,是无论如何都会照旧进行的。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两江也不会默不作声,定要明白的向世人表达出应有的态度。还要有所动作,为其旅程增添些“色彩”。

此后发生的事情果然印证了两江的判断,不管出现何种的反对之声,都是无法阻挡得了沙俄皇储尼古拉,此番东方之旅的。

1890年10月,他在一众帝国勋贵和随从的陪同下,动身启程了。

而他的第一站,却是从陆路前往了西南方向,访问欧洲的另一个大帝国,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

在领略了那里高雅的文艺演出后,尼古拉一行又前往了奥匈在亚德里亚海的重要港口的里雅斯特,一支沙俄的分舰队早已等候在那里。

这支舰队将护送皇储一路东行,尼古拉也在那里登上了他的座舰,沙俄海军的“亚速纪念”号装甲巡洋舰。

这是一艘1888年下水的新舰,排水量6,730吨,拥有三根桅杆和三座烟囱,航速17节,装有两门8英寸炮和十三门6英寸炮。

同行的还有,1882年下水的,三桅杆两烟囱的“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装甲巡洋舰。排水量5,750吨,航速16节,装有四门8英寸炮和十二门6英寸炮。

以及炮舰“扎波罗热茨”号。

已经提前登上战舰的,还有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尼古拉的表弟,希腊的乔治王子。他也将随同尼古拉一起,全程参与这场旅行。

舰队起航后,首先前往了希腊,接着是亚历山大港。在穿过苏伊士运河后,经亚丁湾驶往印度。

沙俄皇储旅行团,在印度内陆进行了长途的观光,一路参观、访问、狩猎,收获颇丰。

旅途经过孟买、阿格拉、拉合尔、阿姆利泽、瓦拉纳西、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锡兰的科伦坡。

之后他们再度登上沙俄战舰,继续向东前往新加坡、巴达维亚、暹罗、香港和广州。

广州也是修改了行程之后,沙俄皇储旅行团访问的唯一一处大清的领地——而若按照原本的计划,他们是要耗时月余,走访多地的。

尽管在广州,大清派出的代表李鸿章和张之洞,对尼古拉一行予以了隆重的接待。但这些沙俄客人,却始终高兴不起来。

这既是因为他们被迫改变旅程而产生的不悦,更是由于他们此前在海上受到的“礼遇”。

因为这支沙俄分舰队,自驶入南海后不久,就开始有防卫军海军的战舰对其进行接力“护航”。而且越往北,两江伴航的舰船越密集。

在此过程中,两江的舰只始终在远处,若即若离的跟着沙俄舰队。

虽然并没有什么更过激的举动,但仍能让沙俄人看得出他们的“不怀好意”。

而且,当皇储旅行团结束了广州之旅,再次回到了开阔海域后,发现两江的战舰早已经在那里徘徊等候了!

此后当然又是一路“护送”,直到沙俄分舰队越过琉球,驶往旅途的下一站日本,为止。

与此同时,两江当局还多次通过外交渠道,向沙俄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并且通过境内外的报纸等舆论媒介,连续发表谴责的评论。

两江的这些举动,明确的向国人和列强表达了自身的立场。并且声势浩大,直到尼古拉一行流连日本期间,才暂时偃旗息鼓。

而此时,正值光绪十七年的春夏之交,这一年也是大清的北洋海军正式成立后的第三个年头。

依照《北洋海军章程》的条例,每三年需要对海军进行校阅,如今就恰逢头一个三年。

为此,海军衙门于二月间便奏请光绪皇帝,依章请钦派大臣出海会校。禁中也很快给出了答复,着派李鸿章等认真会校。

既然是“会校”,那就要全国各省的海军和水师都来参加。而如今的大清域内,除了北洋之外,还有两江、广东和船政三支海上力量。

这几家,自然都是要来北洋,参与这头一次的海上大校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