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家村尾的陆家热热闹闹,村里也不遑多让,王叶红拎着大包小包才进家门,就被自家奶奶拉过去看,“才几日不见,白了,也好看了。”

王叶红特意穿了绣楼里统一的衣服回来,虽不能和那些绫罗绸缎比,但身上的衣服都是细棉布做的,穿着又舒服又好看,“奶奶,我大早上回来又累又渴。”

村长拿着烟杆出来,“先让孩子进屋喝水,听说能在家三天,有什么话说不完的。”

一家人围着王叶红转,她很是受用,打开包裹拿出带回来的东西,先是一个八寸的蛋糕和六个月饼,“这些都是秦姐姐发的,说是给我们的福利。”

“你这丫头,陆家虽是外乡人,但户籍在咱们村里,你要叫她陆家嫂子,什么姐姐,乱了辈分。”村长媳妇嘴里训着孙女,眼睛却在带回来的东西上,“哎呀,上次吃还是好几个月前陆家那媳妇送来的,没想到今日也能吃到。”

村长媳妇和几个儿媳妇孙媳妇都围着蛋糕看,满眼都是怀念。

说着几人都忍不住咽口水。

王超媳妇眼不错地盯着蛋糕,“三妹,这蛋糕很贵吧?”

王叶红脸上有光,心情雀跃,“听说这东西是最细致的白面白糖和牛乳鸡蛋做出来,这个尺寸在店里要一百三十八文钱,嫂子,我还带了一些绣楼里剩下的碎布回来,做个帕子或是做鞋面都好看。”

说罢又拿出一包碎布,有大有小,都是不规则的,面料柔软又艳丽。

家里的女人们都两眼放光,纷纷翻起碎布来,“这块好看,做帕子都不用绣花了,直接就能用,这料子也舒服,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料子,三妹,你现在会作践东西了,这么好的料子这么能用来做鞋面,这样细长的,剪一剪缝一下就能做头绳,带在头上多漂亮啊。”

王红叶没有反驳,只拿出酒给了爷爷,私下里却悄悄把那过节钱藏住,谁也没说。

她不说,村里其他人却不是各个都能藏住的,王庆的媳妇赵春华就从村头一路炫耀到家里,惹得村里人人眼红。

媳妇去县城做工,只是过个节就从绣楼里得了这么多东西,还有一百文过节费,这可是听都没听说过的,王庆自然也是高兴得差点飞起来,把媳妇当菩萨一样供着,赵春华才进门他就迎上去接包裹,“四丫,给你娘倒水喝,娘,饭做好了没?我媳妇饿了。”

王庆在家排老二,父母都还在,因此兄弟几家都没分,全挤在一处处,王庆老娘从厨房出来,“去做个绣娘就金贵了?还要老娘给她做饭吃。”朝着赵春华一伸手,“钱呢?”

村里这会儿到处都传遍了,绣娘还有过节钱,一百文呢。

赵春华讨好地拿出钱,“娘,一个子都不少。”

说罢打开包裹,拿出月饼给孩子们分了,一大家子,十五岁往下的孩子有五个,其中就有赵春华最小的女儿,今年刚十四岁,瘦瘦小小的,皮肤黢黑,只有牙齿和眼白很是明显,身上都是看不出色的补丁,头发枯黄像是稻草,赵春华递月饼过去,“快吃吧。”

王庆老娘一把抢过,“一个丫头片子吃什么吃,还不快去地里割稻子。”

赵春华看看天色,“娘,这会儿都中午了,日头大,也到了吃饭时间,吃完饭再让四丫去。”

王庆老娘宝贝地把月饼塞给小儿子,赶四丫,“现在去就,走,还想吃饭,早点嫁出去换点彩礼钱才是要紧。”

四丫怯怯地走了。

赵春华不可置信,她以前赚不来钱,婆母对她不好时常欺压她的孩子,她也没有怨言,毕竟是她没用,可是现在她是县城里的绣娘,每个月能挣差不多一两银子,她以为婆母会对她好高看她一眼,可为什么她拿回来的月饼她的四丫吃不到,快三十岁的小叔子却能吃的心安理得。

火气在心口蔓延,“四丫,不用去了。”

四丫不知所措地站在门口,王庆老娘气急败坏,伸手就来拧赵春华的耳朵,“好你个赵氏,敢反了天了……”

“分家,我要分家。”赵春华积攒多年的怨气在这一瞬间爆发,“四丫,去喊村长过来,我今天一定要分家。”

王庆娘差点气死,捂着心口,“反了天了,你个断尾的,好毒多心,我和他爹都还活着,你就敢分家,老二,还不拿棍子来,把你媳妇的腿打断,否则人家要飞上天去了。”

大嫂阴阳怪气,“哟,做了绣娘了不得了,要撇下我们过好日子去。”

一家子十几口人你一言我一语乱哄哄的,王庆也被媳妇突然的话吓住了,“媳妇,不能分家,我爹娘还在,听话,咱不分家,快给娘赔个不是,这事就过去了,以后不许再提。”

赵春华刚刚的火气消减下来,想到刚刚脱口而出分家的话就有些紧张害怕,这会儿丈夫一劝,态度就软了,顺坡下驴,“娘,你别生气,我就是胡说的,我这就去做饭。”

王庆老娘哼了一声,也没有再揪着不放,私下松了一口气,赵春华现在是家里经济一大支柱,要是真分家分出去,那就是在她身上刮肉。

王庆家鸡飞狗跳,李珍家里却是一片和谐,她背着一个大竹篓回来,里面满满当当都是粮油米面。

李珍婆母心慌,拿着那一身新衣很是紧张,“儿啊,你咋卖这么多东西回来,你不会是偷拿陆家的东西了吧,这可不能啊,咱们穷点不怕,这种事不能做。”

那新衣一看就是丝绸面料,天蓝的明亮色,看着就贵气。

李珍把衣服在小女儿身上比划,“多合身啊,娘放心,这料子是秦掌柜给我的,布料在搬运的时候不小心勾丝了,虽只是细细一小条,但秦掌柜对这些看得可紧了,一点不好都不能拿去卖,丢了又可惜,她就做主,绣楼里剩下的碎布头和这些残次布匹,我们都可以分一分自己拿回来。”

又道:“秦掌柜对我好,我才不会做那些不好的事,往后我好好给她做牛做马报答她。”

听了这话李珍婆母才高兴起来,祖孙三人一起去做饭,絮絮叨叨说起村里的事,无非就是谁家姑娘许给了谁,谁家又吵架了。

吃完饭李珍给女儿换上新衣服,把卖米面剩下的钱给了婆母,“娘,我在绣楼有吃有穿有喝的,现在我一个月能挣一两多,你和小幺儿在家要好好吃饭,别把身子饿坏了。”

“你孝期还有一个月就过了,儿啊,你要为自己打算了。”李珍婆母抹了把泪,没要钱,“你好好收着,给自己攒点嫁妆,小幺儿还小,我会守着她长大嫁了人才能闭眼。”

李珍摸着女儿的头,心中却是焦急的,还有几个月就到年底又是官府婚配,也不知道到时候会是个什么样的情景。

普通人家中秋晚饭杀一只鸡已经是奢侈,陆云行却是一大早就杀鸡宰鸭子,中午饭也很是丰盛,鸡鸭鱼肉都有,一家人难得齐全,大圆桌坐的满满当当,陆燕好些日子没有回村里,有些想村里的小伙伴,扒拉完饭就放下碗,“娘,吃完饭我想去玩,就半个时辰。”

赵芳也不是个严母,哪能不答应,“带着锦绣一道去,这秋日里村里都忙,玩一会儿就回来,别耽误了别人干活。”

村里小孩子都是会走路就要会干活,秋忙日里哪有时间玩闹。

陆燕唉了一声,只能等着秦锦绣,秦锦绣赶紧吃完饭也跟着去了,秦小舟吃着炖大鹅,脑子里都是吃的,“阿奶,等会儿给村长家和大河叔家里各送一只兔子去。”想了想又说:“给李家也送两只鸡鸭去吧。”

“这——”王兰哑然。

陆玉低着头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陆云风做主,“我等会儿就去送,那婚事究竟要如何是该好好商量,总拖着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