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 第149章 轻舟已过万重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着,李世民便赶紧去洗漱了,让司华年自行安排了。

司华年则是去了大明宫。

此时正前往山东那边的尉迟恭,一路上也是真无语。

“这老天爷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啊,这大太阳的,热死人了。”尉迟恭拿着把扇子边扇边说道。

一旁的监军也是赞同的点点头,“是啊,好热,咱们还得三天左右才能赶到山东境内啊。”

“还有那么远?若是可以,俺希望用程胖子十年寿命,换这三天的阴天,最好再起点风,凉快凉快。”尉迟恭开着玩笑道。

“哈哈哈。”身边的副将都跟着尉迟恭一块哈哈笑。

众所周知,尉迟恭和程咬金的关系,那是非常好的,若是有可能,虽然两人嘴上经常不和,但他们之间的关系那都是越吵越好的。

“阿嚏,哪个在想俺老程吗?”正在班师回朝的程咬金打了个喷嚏。

“国公爷,说不定是小公爷想您了,您此次出征虽然时日不长,但正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一旁的监军打着哈哈道。

程咬金摆摆手,“可得了吧,被那个逆子惦记上,俺老程得少活十年,他巴不得俺老程多在外面待会儿,他自己多吃点牛肉,与其说他想我了,不如说府里的牛想俺老程了。”

“咳咳,国公爷,私宰耕牛乃是重罪,这可不兴说啊,哈哈。”一旁的监军挑了挑眉道。

程咬金一拍脑门,连连点头。

“对对对,俺老程班师回朝,家里的牛肯定会很高兴,他们再来迎接俺老程的时候,不小心跑太快,撞墙上死了一两只,哈哈。”

听到程咬金的话,一旁的几位副将也是哈哈大笑。

他们在京就听说了程咬金家的牛总是莫名其妙以各种奇葩理由死了。

比如说什么母牛为公牛殉情而死,公牛为母牛殉情而死。

还有什么喝水的时候不小心呛死了。

什么在磨刀切菜的时候,牛不小心把脖子撞到刀上来了。

还有比如牛在河里洗澡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淹死了。

等等等等。

反正啊,程咬金家的牛死的理由是嘎嘎多,这事儿在京城,那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了。

“哈哈哈哈。”

一众副将也是跟着程咬金笑道。

程咬金说道,“到了京城,俺老程家的牛撞死了,也给你们分点,哈哈。”

分点儿……那就相当于封口费了。

哈哈哈。

“那我等就多谢国公爷了。”一众副将抱拳道。

“哈哈,好说好说。”程咬金笑着点点头道。

……

皇宫内。

李世民换好了龙袍,已经洗漱好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世民来到大明宫内,百官纷纷行礼。

李世民嗯了一声,“不必多礼,高明你过来。”

李承乾闻言,向李世民走来,“父皇。”

李承乾拱了拱手道。

李世民嗯了一声,“这几天你辛苦了,干的不错。”

“谢父皇夸奖,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身为太子储君,儿臣理当为父皇分忧,为江山社稷分忧。”李承乾十分谦虚的说道。

李世民微微点头,“你就继续监国摄政吧,此后朕旁听,让你处理军国大事,朕继续带你上朝听政,以后好接手大唐的江山。”

“父皇,这个不妥啊,让儿臣学习政务可以,但不能一直监国摄政啊。”

李承乾赶紧拒绝,生怕这是个坑。

万一自己答应了,李世民觉得自己太贪权,把自己给撸了怎么办?

李世民听后笑了笑,“你以后本来就是要执掌天下的,现在先熟悉熟悉吧,也算是为朕分忧,不要拒绝,朕没有其他意思。”

“是,父皇。”听到这话,李承乾应下。

主要是司华年给了李承乾一个眼神,让李承乾坚定了信心。

不然李承乾真怕李世民这是在给自己挖坑。

司华年知道,李世民要开始一心建设大唐江山了,会逐渐开始放权,也历练一下李承乾。

更何况,李世民又不是不管事了。

“周王,朕听说你对太子不满?僭越你还有理了?”李世民随即目光看向了李元方,脸上的笑意也散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冷漠。

身为帝王的冷漠。

“二……二哥。”李元方咽了咽口水,面对自己这个皇帝二哥,李元方还是很害怕的。

李世民轻哼一声,“天子身前,何来兄弟?称朕陛下!”

“是……是,陛下,臣弟知罪。”李元方赶忙告罪。

李世民冷声道,“僭越犯上,目无太子,真真是无礼至极!你的眼中还有尊卑吗?念在父皇大丧期间,你伤心过度,不予重罚,就罚你半年俸禄,以儆效尤。”

“是,是……臣弟认罚。”李元方可不敢反对李世民。

因为李元方不想英年早逝。

李世民随即又看向了李承乾,摸了摸他的坚毅的小脸,“高明,记住,你是太子,你是储君,这天下在你的脚下,群臣在你的脚下,你要昂首阔步,不需要畏惧谁,知道了吗?”

“儿臣知道了,父皇。”李承乾拱手道。

李世民嗯了一声,而后看了一眼李泰,便收回了目光。

李世民在想,给李泰把封地封哪去比较好呢,离京城近了,怕容易造反,离京城远了,怕更容易造反。

这可真是个难事啊。

不过李世民也就看了一眼李泰,便收回了目光。

然后跪在了蒲团上,给李渊上香。

忆昔往日种种,李世民的眼角还是落下了泪水,这不是伤心的泪水,这是喜悦的泪水,这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泪水。

曾经,李渊重视李建成,现在李建成死了。

李元吉跟着李建成对付自己,现在李元吉也死了。

李渊作为平衡自己兄弟的人,现在也死了,压在自己头上的那座大山,没了。

自此,轻舟已过万重山!

朕再也不是谁的儿子了,再也不需要被所谓的孝道束缚了,朕可以放开手脚,全心全意为建设大唐而努力了!

朕不是一个好儿子,朕不是一个好弟弟,朕也不是一个好哥哥。

但是,朕会是一个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