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表姐,你这是在干什么,我来吧。”赵二郎说着,大步走进来,要帮忙。

明月抬头见是他,笑着摇头:“不用,我就拉个绳子来晒衣服,马上就好,对了,你跟周大哥谈得怎么样了?”

赵二郎便低下头,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孩子第一次出去跟人打交道,必须鼓励为主,明月仍旧笑着说:

“没事,你还小呢,第一次出去办事,没有经验,慢慢次数多了就会越来越好了。”

赵二郎抬头看了她的笑脸一眼,心想,表姐以前不爱笑的,她现在怎么老是笑啊,笑得他,都有点没那么难过了。

“我不识字,周大哥说没法给我找钱多的事儿,我只能去后厨打杂,或者去商行做脚夫。”

如果他能像大哥那样识字,就好了,他可以做小二,甚至做账房,反正他有个在翰林院的大哥。

可是,他不识字。

明月心里一酸,少年进士的弟弟妹妹竟然都不识字。

更可笑的是,教书先生的女儿也不识字。

她的父亲,把赵大郎带在身边开蒙,一路送到考上进士,他自己的女儿,却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说起来,她和赵家这几个孩子,真是一窝可怜虫凑作堆了。

“那就去后厨打杂吧,先暂时把眼前的困难度过再说,至于识字,你还小,以后有的是机会。”

明月安慰这个可怜孩子,心里也想,得想法找本书看看,不知另一个记忆的文字,和这里的文字是不是一样的。

“可是,周大哥说做脚夫钱多一些。”

“你才多大,现在去做脚夫小心被压坏了长不高。你还有爹娘兄长还有我们呢,且轮不到你挑大担。一会儿我找人去问问,看哪里有绣铺好接点绣活补贴补贴,等你哥病好了,就什么都好了,嗯?”

赵二郎看着明月,见她眉眼里都是怜惜,心里不觉一酸。

一直以来,他都习惯了听他娘骂他没用,骂他做得不够好,指望不上。

表姐以前其实也不怎么跟他说话的,现在对他那么好,是不是因为娘说了跟他订亲了?

想到这里,赵二郎也真心的笑起来,他想,有个这样的未婚妻,真好。

明月看他笑了,心下稍安,就一个劳动力,可得把他哄好了。

又问:“周大哥有没有说你什么时候去见工?”

“说了,他让我这两天把家安顿好,后天一早去找他。”

明月点点头,心里总算落下一颗大石。

这时候两老两小也洗好衣服到了前院。

然后,杨氏便把装着洗好的衣服的木盆往地上一放,就要去看她的宝贝儿子去,被明月叫住了,让她去做饭。

杨氏不愿意,因为做饭这个活儿以前都是明月表姐妹两个的事,她的活儿在地里。

明月对她连笑都不想笑了:

“姨母,我和表妹要赶紧晾好衣服,再去找绣品铺看看能不能绣绣品卖了换些钱,或者,姨母你手里还有钱,那就拿出来,我们还欠房东的钱,还有表哥看病的抓药的钱,刚才你们去洗澡的时候,已经有大夫来给表哥看过病了,还开了药方,吃好饭了还要抓药。”

杨氏有些头疼,她感觉到了,一场大病后,这个姨侄女没有以前那么听她的话了。

“先欠着呗,反正俺们大郎是官身,你先赊账,回头等你大表哥病好了再去还钱就行。”

要知道,她们家现在在山阳可威风了,去买东西时哪个店不捧着巴结。

“那是在山阳,山阳出一个进士多不容易啊,所以大家都知道您老是谁,但这里是京城,天上随便掉个板子都砸到几个皇亲国戚,大表哥在这里,只能算是这个。”

她伸出个小拇指给杨氏看。

杨氏当即不高兴了:“县大爷可是说了,大郎可是那个前啥无量的,可是一等一的厉害。”

“是前途无量,人家的意思是,表哥还那么小就考上进士了,以后肯定是个做大官的料,说不定比程大人还大,但是,那得是以后啊,表哥现在还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你现在就想着仗表哥的势去借钱,小心有人去告表哥贪财,那就不升官没指望,搞不好脑袋……咳咳,嗯哼,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现在朝廷对贪官可狠着呢。”

杨氏只吓得血色尽失,赶紧连连呸了几声,埋怨着:“月儿,你都在混说什么,哪有这样诅咒自己的表哥的。”

要是换了赵莲儿,她早撕她的嘴了。

“只要你好好的干活挣钱,表哥不就不用贪了吗,表哥不贪,凭他的本事自然就一路升官去,到时候,你就是个享福的老祖宗了,别人想给你送钱还排不上队哩。”

杨氏一听,可不就无限向往,当即说:“那我做饭去,你带着莲儿好好干啊,赶紧去把你大表哥的药买回来。”

咕哝着拉上小儿子去了灶房。

至于赵父,嗯,他是有名字的,叫赵有根。

他一洗完澡,就回房守儿子去了,他是勤劳,但洗衣服打水什么的都不关他的事,哪怕是三郎打水,他都不带上前帮的。

明月暂时也不想管他,总得留个人给赵大郎收拾不是。

赵二郎忙说:“我来劈柴吧,昨天劈的柴该用得差不多了。”

昨天太忙乱了,就没劈多少柴,看一家人都洗了澡,想想也知道又烧了水,那更没多少了。

说着,他还偷偷瞄了一眼明月。

只要他干活,不管做好做不好,表姐都会给他一个笑脸,他本来就干活干习惯了,现在更干得开心。

可惜明月没有注意,她忙着和赵莲儿一起晒衣服,晒完了,还得去打听绣活的事。

赵莲儿听她说要一起去打听绣活的事,就有点怵。

她一个乡下姑娘,初到这大城市,本来就有些胆怯,再加上十几天来一直被教养嬷嬷骂得灰头土脸的,就有点怕京城的人了。

明月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她,京城的人也是人,不是什么怪物,而且家里现在这种情况,不出门,那就只能饿死。

贫穷可以治许多病,包括社恐。

吃过饭,赵莲儿到底还是被明月拉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