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22章 祭拜李建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月初一冬,天上发生日食现象,朝廷上下一片惊慌,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

李世民问询李淳风:“今日出现日食,爱卿有何建议?”

李淳风答道:“日月相交而出现日食,是上天的警告:国家将会遭受天灾兵祸。”

“怎么才能消除祸患?”李世民急切地问。

“汉武帝时期出现过日食,大臣石显建议汉武帝下罪己诏,向天下人承认自身错误,拨乱反正,灾祸自然消除。圣上可以效仿汉武帝。”

李世民看到袁天纲站在李淳风后面一直沉默不语,就问袁天纲:

“袁爱卿,你有何意见?”

袁天纲因曾参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总感觉到是自己间接地杀害了李建成。虽然后来他毅然救下了李婉顺,但内心深处一直有很深的愧疚之心。听到李世民叫他发言,于是,他利用古人迷信日食是不祥之兆的机会,劝谏李世民:

“圣上,臣也认为今日出现日食,是上天对圣上的警告。”

“袁爱卿有何高见?”李世民用探询的口吻说。

“臣认为,上天警告的原因是:故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已逝多日,虽然他们生前曾因嫉妒圣上为大唐帝国建立的不朽功勋,多次加害圣上。但人死为大,请圣上对故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进行追封,定谥号,按照亲王的礼仪进行埋葬。灾祸自然就消除了。”

袁天纲的寥寥数语,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里。自从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夜里睡觉一直做噩梦,经常梦见李建成、李元吉血淋淋向他索命。今日听袁天纲一点拨,恍然大悟!

于是李世民说道:“故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已逝多日,是时候给他们追封、定谥号,入土为安!众爱卿认为给他们追封什么名分及定什么谥号?”

李世民用探询的目光扫视群臣,好一会,群臣们这时都为了避嫌而沉默不语。

这时,封德彝建议:“建议效仿汉武帝戾太子故事,给已故太子的谥号为“戾”。”

玄武门之变一直是李世民内心深处的一处逆鳞,他对李建成之死心怀愧疚,如果用戾的谥号,怕遭天下人非议、耻笑!他急切想隐去这段历史,让人逐渐淡化此事件。于是当场拒绝:“戾的意思是:罪过、乖张。朕认为此谥号不可行,朕认为谥号隐为宜。”

群臣附和:“圣上圣明!”

李世民就下诏书::“追封已故太子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齐王李元吉为剌王。按亲王的葬礼安葬。安葬这天,朕在宜秋门为他们哭丧。”

魏征、王珪这时出列上奏:“圣上,请允许臣等陪隐太子的棺椁送葬到陵墓。”

李世民表态:“准奏!送葬那天,原东宫、齐王府的旧部属都去送葬。”

隐太子、齐王的墓葬结束两个月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十六日,袁天纲携李婉顺、李承文悄悄地来到长安县高阳原,在隐太子陵墓前扫墓。偌大的陵墓无人看管,荒草戚戚。只见陵墓前立有一墓志,盖为盝顶形,阳文篆书“大唐故息王墓志之铭”。墓志铭的志文由李世民亲自撰写,仅有寥寥五十五字阳文:“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师,粤以贞观元年岁次丁亥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李婉顺看着这凄凉的景象,伏地大哭!李承文也跟着痛哭。袁天纲在旁心如刀绞,沉默不语。

李婉顺在父亲的陵墓前发誓:“我李婉顺在父亲陵前起誓:不杀李世民,今生誓不为人!”

袁天纲听罢李婉顺的毒誓,马上本能地制止道:“婉妹,你还记得上次打赌的赌注?”

李婉顺还在悲痛之中,没有回答袁天纲的话。

袁天纲继续说:“我们的赌注是输方要答应赢方三个条件。今日我想让你兑现第一个条件。”

“我现在没心情跟你扯赌注的事。”李婉顺抬起泪汪汪地大眼睛斥责道。

“今日这件事必须说!我赌注的第一条件是:你们放弃刺杀李世民!”

“什么?让我放弃刺杀李世民?这绝无可能!”李婉顺大吃一惊。

“是的!李世民虽然杀了你的父亲,但不否认他是千古第一好皇帝!如果刺杀了他,大唐帝国会在内忧外患之中灭亡。我想这也是你祖父、父亲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不杀李世民,难解我心头之恨,我愿意效仿荆轲刺秦王!”李婉顺咬紧牙关狠狠地说。

“如果你去刺杀李世民,犹如飞蛾扑火。我希望你放下心中的仇恨!”袁天纲劝解道。

“我是一名弱女子,我可以请人去刺杀李世民,比如你。如果你能帮我杀死李世民,我愿意嫁给你!”李婉顺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还是劝你放下这个危险的念头,不光是我关心你,还有你的玩伴刘应道,自从你出事后,他满长安城到处找你。”袁天纲继续劝她。

“你们在大兴国禅寺待在玄奘法师身边两个月,杀念还如此重。佛语说: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是李世民杀我父亲及全家在先,为何你不劝他放下屠刀呢?”李婉顺反驳道。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骨肉相残,他会遭受报应的。”袁天纲说道。

“李世民现在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帝,他没有遭到你所说的报应。”李婉顺又反驳。

“天道轮回,报应不爽!李世民的报应在其子孙!六十余年后,他的子孙会被一女子屠杀殆尽。”袁天纲隐晦地说出武则天当皇帝后屠杀李世民子孙的历史。

“你是怎么知道六十余年后的事?”李婉顺不解地盯着袁天纲,虽然认识他短短两年,跟他接触时间愈长愈发觉得他深不可测。

“我,我是诸葛孔明在世嘛,能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袁天纲怕李婉顺问出自己是未来人,就胡诌起来。

“那你是提前算出我家要遭受玄武门之变大祸吧,在玄武门之变前,我在东宫遇到你时,你怎么不说?”李婉顺恼怒地斥责他。

“天机不可泄露!随意泄露天机必会招来天谴!”袁天纲本来想编一个谎言来掩盖自己是未来人的事,没想到在李婉顺的继续探问下,又需要编新的理由搪塞。

李婉顺盯着袁天纲不语,心里充满疑惑。在东宫抄家时,东宫官属们都纷纷改换门庭投靠李世民,仅有袁天纲肯冒天下之大不韪救我和幼弟,还有刘应道在长安城到处寻找自己。真是: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患难见真情!

“婉妹,此地不可久留,我们回去吧。”袁天纲担心在李建成陵墓待久了,会被人看见,就催促李婉顺。

李婉顺答应后,带着李承文,坐上马车,袁天纲驾着马车扬鞭回大兴国禅寺。

到大兴国禅寺后,安顿好李婉顺姐弟,袁天纲找到玄奘法师,向其诉说李婉顺扫墓时所发的毒誓,希望玄奘法师能以佛家哲理开解李婉顺心中的怨恨。玄奘法师应允。

袁天纲为了保密,连忙驾马车回长安。

回到高府已是黄昏,一进院内,就碰到高淑行。高淑行上前问道:

“先生,今天你跑哪去了?一整天都见不到你的人影。”

“我去访友了”袁天纲忙掩饰。

“访哪个友?有空也带我去”高淑行好奇地问。

“去拜访大兴国禅寺的玄奘法师。”袁天纲解释着。

“听阿耶说过,先生与阿耶就是在那偶遇的。玄奘法师是一高僧大德,有机会我也想请教请教法师。”高淑行笑着说。

“好。下次一定会带你去。”袁天纲说完,辞别高淑行,回自己的寝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