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第124章 重回自己的世界(4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4章 重回自己的世界(44)

待得门内之人打开院门,就看到一个不过十四五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包裹站在门外。

不是秋沫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很多,不过是因为能在这山中的,不是后妃就是大宫女,而最近亡故的皇帝最后一次选淑女,应是年前(实际是年后,只是山中之人无人告知,只能以常理度之),而候选淑女的年龄都不会少于十三,那么这女孩最小也应该是十四岁,只是她想不到秋沫十一岁时顶替了十三岁的章雅儿进宫。

秋沫看开门的是一个大约三十许的女子,看到自己并未立刻开口,不知道在思虑什么,秋沫自己先开口了。

秋沫露出一个纯真又欣喜的笑容,“姐姐,我是前面山头的,我,我走到后面这里,实在是又累又冷,见姐姐这里有炊烟升起,冒昧前来,不知……”

“哦哦,进来吧!”女子终于反应过来,侧身让秋沫进来,又将院门闩上,转身带着秋沫往屋里走,“快些进来吧,外面冷。”

秋沫跟着她进了中间的屋子,看摆设像是一间堂屋,里面没有火炉,但因为两侧屋子应该是有火炕的,堂屋夹在中间,又门窗紧闭,屋内温度比外面已然高了很多。秋沫也感觉到暖和了不少。

很快那女子又倒了一杯热茶递给秋沫,秋沫道了谢,用双手捧着,没有马上喝,不过看着就像是在暖手,女子也不以为意,等秋沫再次坐下后,开口问,“你怎么走到后面来了?”

秋沫脸上一红,有些羞赧地说,“我每天都要去做早晚课,最近一段时间冻病的人太多了,师傅放了大家在屋内休息,难得有时间,我就想到处看看,之前在家里我时常都要出门游玩的,就是在宫里也可去御花园转转,到山上这大半年,每天不是去殿里做功课,就是在屋内做女红,我实在是待不住了……”

说到中间时,秋沫还嘟了嘟嘴,说到最后,声音又降了很多,一看就是一个出身不高、却受家人宠爱的小姑娘。

女子在旁看得仔细,心想,在这山里,就是家人再宠爱,没有足够的地位和银钱也出不去啊!

女子心中的警惕又降了一些。正要说什么,就听到旁边屋内又传来咳嗽声,女子立时就要过去看,走了一步,又想起秋沫还在,转回头对秋沫勉强笑道,“娘娘受了风寒,我要去看看,请,请您先在此单独坐一会儿,失礼了。”说完微一躬身,又往里屋去了。

秋沫赶紧在后面说了一句,“不妨事、不妨事,姐姐自忙去。”

女子不在,秋沫也并未有任何打探的举动,仍然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用双手端着水杯取暖,只是似乎对桌上摆的茶壶茶杯感兴趣,仔细看了茶壶半天。

这茶壶茶杯并不是什么好瓷器,倒像是自制的陶器,只是制作之人有很高的手艺和审美,看起来别有意趣,上面还有浅浅的图案,寥寥数笔绘就,却灵动无比,秋沫看得认真,脸上也露出欢喜、欣赏还有叹服的表情。

快半个时辰,先前的女子才从里间出来,秋沫赶紧将目光从茶壶上移走,女子似乎出来的急切,没有注意到秋沫之前的举动,“实在抱歉,娘娘咳嗽起来就气喘胸闷,耽误地实在太久了,真是失礼之极。”

秋沫赶紧摆手,站了起来,“没有的事,我乃不速之客,本就打扰了,我在这里暖和了许久,已然好了很多,只是不好再不告而别,现在姐姐出来了,我,我这就告辞了。”

女子挽留了两句,秋沫却从其中听出了【快走吧,终于要走了】的情绪,秋沫坚持要走,在出屋前,秋沫似想起什么来,从自己刚才放下,现在正拎在手中的小包裹里拿出来一个小油纸包,“这是我今天出来带着的零食,不值什么钱,只是我现在也只有这些,全做谢礼,姐姐勿怪。”

不等女子说什么,将油纸包放在桌上,秋沫就快步走了出去。

那女子想要推辞,里屋又有咳嗽声响起,那女子不敢纠缠,只好随秋沫走到院门,在秋沫离开时,又躬身一礼,然后迅速关门、栓门,往屋内跑去。

秋沫没有再绕回去看情况,而是直接离开,转了一圈,又绕道往藏包裹的地方去。

秋沫背好包裹,心里在踌躇,是现在就去看另一个院子,还是往外走一走。

看看天色,现在已经午时,自己带的东西是准备按照在外住两晚准备的,现在找个地方休息一下,还是确定另一个院子里有什么吧,不然往外走,更不知道有什么了。

秋沫进了一间破败的小院,在勉强四墙俱全,屋顶还有大半的屋内休息了一下,为了不被人从外发现,秋沫并未点火,只是拿了些干粮吃了下去,然后在屋内打了一刻钟的拳,算是给自己热身,然后将背包又收捡了一下,捡了一些东西随身带上,将背包藏好,往另一个院子去了。

这个院子离之前那个院子有些距离,但都在半山腰上,炊烟更粗壮一些,看来不是屋内人怕冷火烧的更旺,就是里面有更多的人,需要火炕的屋子更多。

有了这样的预设,秋沫离得很远就开始借助山林前进,为了这个,秋沫还绕了很大一圈,从另一处无屋子的地方上了山,从山上再慢慢向下。也正是这个举动,秋沫离得很远,就看到院子的后院里有人正在劈柴,而劈柴的人,似乎是一个尼姑。

山上的后妃虽说是出家祈福,但不过是穿着朴素些,并未真的着尼姑的麻衣,劈柴的人则是帽子服饰均是尼姑装扮,秋沫不由将动作放的更缓一些,秋沫所住山头并没有尼姑居住,看守她们的尼姑都住在栈桥附近,这里,却有尼姑居住?

难道这些尼姑是住在这里,怕有人从后面逃跑吗?若是为此,住在这院子里怕并不合适,比如自己就从前面过来,走了一大圈,她们好像都没有发现,若要守卫,至少应该有特别的了望之地,或着干脆在山顶上建屋,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