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伙子跑回来回见她真的还站在原地,放心了不少后道:“我们书记说不行。”

向暖一副很好说话的模样:“不行就算了。”

说完转身就走了。

等她走到视察团这边的时候发现这些人割了半天居然还没走出两米距离。

割出来的稻桩子上放满了水稻,人都快没站立的地方了。

向暖看着那些稻桩子,若有所思。

蔡为军见向暖回来了,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一共有二十个人割稻。

正常的一亩田,哪怕是一人割五棵往前推进,也那不用二十分钟就能全部收割完。

但这个试验田,二十个人割了半个小时,还没割到五分之一。

这就很玄幻了。

向暖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发现问题,但她觉得这里面绝对有猫腻。

一开始大概是为了给周书记等人观看的,所有割下来的稻子没有立刻挑走脱粒,就摊在稻桩上。

但后来这些水稻多的实在没地方放了,蔡为军才叫来一些壮劳力,让他们将割倒的水稻挑到一边干裂的田里进行脱粒。

他们这边的打谷机不是那种摔打的,而是靠人力踩带动轴轮的转动来进行脱粒。

打谷机前面还有一个一米五长的木头做的长方形的“斗”,打下来的稻谷都在里面,也算是半机械了。

割稻没什么好看的,于是众人就移到了打谷那边。

两个人站在打谷机后面,手上握着一把稻禾,将稻穗放在滚动的打谷机上,打谷机上安装了铁钩子,通过转动把稻谷打下来。

而这个转动,就需要人踩。

所以一个打谷机那站着六个人,这是为了快点脱粒,一般家里人多的就四个人,少的一个人也能操作。

两个人用力踩动,两个人打稻子,还有两个人将挑过来的稻禾分成一把一把的递给打稻谷的人。

分工明确,速度也很快。

蔡为军抓了一把还带着一些青色以及水分的稻谷放在手上摊开后给周书记看。

周书记拿起一粒稻谷,用牙齿咬碎,能看到白色的米粒,还能看到一些浆。

“还挺饱满。”周书记道。

蔡为军道:“这可是我们辛苦弄来的实验种子。”

周书记很满意。

要是这些种子都能推广开来,那老百姓就不会饿死了。

看了会儿时候也不早了。

蔡为军提出来让大家先回公社食堂用饭。

这片田要收割完还需要一会儿了。

周书记想让人留下来监督。

不然不放心。

向暖举手表示自己可以留下来。

周书记想着这大太阳的,陶向暖再能干也是个小姑娘,小姑娘都是爱美的,可别晒黑了。

但向暖坚持。

周书记见状也不好说什么,又留下两个人,一群干部这才在蔡为军的带领下去了食堂,等下让人给他们送饭来。

他们走后没多久,其他人也都回去吃饭了。

一时间这边就只剩下了向暖等人,还有那些守在田埂上的一些人。

向暖双手背着,不停的在稻田跟打谷两边走动。

稻田这边其实没什么好盯着的了。

她主要就想盯着打谷这边。

就怕有人偷摸着塞一些稻谷进来充数。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向暖留在现场,这让孙项才有些担心。

他找准机会走到蔡为军跟前。

“那个陶向暖可不是省油的灯,你找人看着她,可别坏事了。”

蔡为军道:“您就放心吧,路口那边都有人看着,她过不去。”

“咱们这一亩田,肯定能实打实的收获四千斤的稻子,我说亩产四千斤,可没说是晒干的。”

孙项才点头 ,但还是道:“还是要小心一些。”

蔡为军点头。

一亩田,二十个人,从上午的十点一直到下午的两点多才收割完,中间吃饭也就用了半个小时。

就这人数跟花的时间来算,别说是一亩田了,就是十亩也差不过了。

数学试题就出现了。

问:熟练的农民一个人一天差不多能割完一亩田,这个一天一般指从早上的五点到下午五六点。

扣除中间吃饭的半个小时,怎么算也是要十个小时的。

那么请问,二十个人四个小时能收割多少亩水稻。

反正不管怎么算,一亩田都不应该需要这么多人同时用这么多时间来收割。

为了让周书记他们看到亩产四千的奇迹,所以整个红枫大队的打谷机基本都集中在这里了。

那边割完没多久,这边也全部打完了。

接下来就是称重的环节。

有好几个老者拿出一个老粗老长的秤,然后先称了下稻箩的分量。

一个稻箩有十一二斤。

然后再开始称重。

这边人称重,那边就有人记录。

宣传科的人拿着照相机不停的在那咔嚓着这难得一见的场面。

等所有稻子都称重完,已经快四点了。

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让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统计出来的稻谷一共有四千零二十八斤。

也不知道是谁带头鼓掌。

然后人群就开始莫名其妙的鼓起掌来。

还有人喊:“红枫公社太厉害了,居然真的种出来亩产四千斤的水稻。这是一大奇迹啊。”

向暖:“……”

这不是奇迹,这是神迹。

正好有一群鸟儿飞过来落在田里找掉落的稻谷吃。

烈日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哈,哈,哈,你这个小傻帽。

周书记虽然也有怀疑,但有人监督的情况下真的种出了亩产四千金的水稻来,这让他又心存侥幸。

他明年的任期就到了,如果能把这件事上报,那也算是他的政绩,那么他调到市里成为市领1导班子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向暖也看出周书记很心动了。

他想认下这件事。

向暖赶紧道:“大家都先别高兴得太早,我觉得这件事还是有问题的。”

大家都在兴奋讨论以后就不会饿肚子了,结果向暖跳出来泼冷水。

当下就有人不悦地问:“陶书记这话是什么意思?”

蔡为军跟孙项才顿时就捏了把汗。

向暖道:“说实话,亩产四千斤,这种事只会出现在童话故事里。”

就连后来那么厉害的杂交水稻在各种化肥的帮助下,都不能达到亩产四千。

在七十年代这么一个落后的山村公社里居然就有人敢夸下海口。

简直不可理喻。

“你们杏花公社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一个向暖不认识的干部道:“陶书记这是嫉妒别的公社比你们厉害吗?”

向暖只想给这位仁兄送上俩个: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