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零售不是向暖的目标,之所以要把这些人引来,就是增加农产品馆的人气罢了。

她的目标还是那些外国商人,整个会场所有人的目标,都是外国人。

羊毛这个时候不薅要等到什么时候?

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向暖的策略还是奏效了。

因为这么多人围在这里,就把往农产品馆这边的外国代表团吸引了好几拨过来。

大柱等人看到有外国代表团来了,立刻振奋起来,将向暖录制的磁带换了一面放进去。

再播放就是英语了。

虽然有些中易中,让外国人听的不是很懂,但有翻译呢。

在翻译的解说下以及那么多人围在那的盛况下,老外也好奇的走了过来。

看,八卦的灵魂是不分国籍,外国人也是爱凑热闹的。

等这些人过来后,大柱等人立刻用那蹩脚的英语在那招呼着。

什么哈喽啊,外坑土掐引拿佛拉我色踢。

向暖听到冯春跟大柱扯着嗓子喊出这两句话的时候还一头雾水,这是什么鸟语?

等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后,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给呛死。

本来要上前打招呼的她,果断的选择转身去煮面条了。

这不是我教的,这个锅我不背。

老外们听到这么洋不洋土不土的话,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这俩人扯着脖子喊的是英语。

就连那些翻译们也怔愣了下才明白过来,一个个的也是脸色涨红的厉害,还有些人想捂脸。

赶紧把人带走吧,不然可太丢脸了。

有几个翻译上前就要引这外商代表团离开,向暖哪里肯。

她快速的摁了录音机,抄起喇叭用还算流利的英文开始介绍农产品。

本来被引着要走的外商代表团一听到向暖的介绍,立刻就又停下了脚步。

因为翻译如果不翻译的话他们光看那些东西,是真不知道干啥的。

就算看得出来是食物,但那些加了各种东西的食物,在他们来看,是不能被理解的。

这就是饮食文化的差异。

但随着向暖一介绍,外商们就有些明白了,原来里面加的东西他们也吃过的,就有好几个人都不想走了。

翻译们一看,自然也不走了,还把向暖之前说的那些介绍又跟这些人说了一遍。

其中就有人指着那个香菇酱,快速的秃噜了一大串。

向暖都没听懂,但这不影响她的发挥。

语言有障碍,但美食没有啊。

她转身就从煮好面的锅里捞出了两三口的面条,接着舀了一勺子的香菇酱,以及一些酸笋,再加了一勺子卤汁,不能太多,那些人不喜欢吃汤料太多的。

她用筷子拌了拌后就递到那个外商跟前,示意他品尝。

外商挑了挑眉,接过后先是闻了闻,再次挑眉,用外语说了一句好香。

这句向暖听懂了,她点头:“这些食材都是采用了传统工艺熬煮了一个晚上,里面还添加了一些中药材,独家配方。”

这个还真不是胡诌的,卤汁里确实放了一些中药材。

翻译赶紧把向暖的话翻译给那外商听。

别看现在大家对中医很不友好,奉西医为神,但其实在这个时候外国人的眼里,中医是非常玄之又玄的。

他们深知中医的好,据说这个时候开始,一些外国商人就开始运用各种办法来买一些民间偏方了。

这都是题外话了。

那外商点点头,他不太会用筷子,就直接将面条卷了卷后塞进嘴里。

咀嚼了两下后,那人连连点头:“Very good。”

说着又吃了一口。

其他人一看,立刻拿着提前准备好的碗,开始效仿向暖刚才的做法,盛了两三口面后交给了那些外商代表团们。

这些人都吃了,也都觉得这个酱料以及酸笋非常好吃。

外国人吃面,都是用酱拌着吃的比较多,吃汤面的少,所以向暖才针对这个饮食习惯准备了一些面条跟土豆。

他们当中一些外商的国家气候是不利于水稻生长的,所以吃米饭的太少。

你总不能给他们一碗大米饭再浇点卤汁吧。

要是时间允许,人家会吃,但在这种场合想要一个喜欢吃面食的外国人立刻接受米饭,是不太现实的。

向暖不敢冒险。

几个外商吃了几口面条后都有些意犹未尽。

还想吃,但是又不太好意思。

有人就问怎么卖了。

向暖立刻拿出准备好的条款。

这个条款大部分都跟之前给国内采购商们看的是一样的,但上限没有那么高,三千刀起步。

因为这些生意很多都是一锤子的买卖。

而且保质期什么的,也是个问题。

不能长久发展的,那给那么多优惠干什么?

能薅多少就薅多少,谁薅到谁本事大。

1979年的国内币对刀币的汇率不到1.5,那个时候国内币也是很值钱的,随着八十年代初,国内币才开始出现贬值。

所以三千刀币,也就差不多值四千五左右的国内币。

三千刀,能定香辣菌菇酱一千六百多瓶。

平均1.8刀一瓶。

这个价格在这个时候可不算便宜了。

但还是那句话,能薅就薅,我们去国外采购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个心态。

同样的东西,他们经常卖给霓虹国跟棒子国的就便宜,卖给我们就贵。

所以向暖定这个价格一点也不心虚。

一听要1.8刀一瓶,有些人有些犹豫,但也有那些有想法的,觉得这些运回去后肯定能好卖,就算他们国家的人不喜欢吃,那可以卖去华人街那些地方啊。

这可是他们家乡的味道啊,那些人就舍得在这一块消费。

做买卖就是讨价还价的过程,就算是国家商务部出去采购,也会跟小商小贩似的,几块几毛几分的讨价还价。

经过一番拉扯后,最后价格被砍到了1.5刀,但向暖要求,必须要用外汇券支付。

外汇券是中行发行的,跟国内币是同值的,但在黑市上,外汇券要增值20%-30%左右。

那个外商的家在国外也是有大型超市的,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最后下就下了十万刀的货。

因为路途太远了,不一次性采购多一些,下一次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向暖忍着兴奋的劲儿,在翻译的帮助下,跟对方拟定了合同。

这次采购后他们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才离开,向暖他们最慢需要在两个月以内,将这些货物准备好,再送到海城,这些货物将从海上离开运往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