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些还不太认识向暖的家属,也纷纷跟身边的人打听,猜测是不是两位领导家的什么亲戚啊。

得知是新上任的副局长后,一个个错愕的不行。

“这也太年轻了吧,有没有本事啊。”有个三十多岁的妇女问着:“看着有点不靠谱啊。”

旁边一男子道:“就看人家能跟两位领导谈笑风生,那就绝对是有本事的。”

众人不说话了,确实,能被领导记住并且主动走过去说话的,那不然是有真本事的。

向暖快速将饭菜吃完就告辞回去了。

得重新做个计划。

其实半年也不是不行,但真的需要好多部门的配合。

回到家,向暖就在书房里一直忙到后半夜才回到卧室。

两个小子不在,家里安静的厉害,都缺少了生气。

第二天又是精神抖擞的一天。

向暖喊来李红旗跟龚亮,交代二人一个任务,就是做一份调查。

那就是把c市在民国时期就有名气的人民路那条街所有的门面房或者临街住宅全部都调查一遍。

人民路这条路是青石板路,全部都是用一条条一米多长的青石板从头铺到尾。

在以前,这里也是商业发达的地方。

但因为这些年来年久失修也没有人保护,缺物资的年代有些青砖都被人撬走,这就导致好多个大坑。

晴天还好,到了下雨天,坑坑洼洼的就脏的不行,还有股臭味。

有些凸起来的青石板,也早就被磨得发亮,稍微不留神踩上去,有打滑的风险。

周边的房屋显得拥挤矮小,灰扑扑的,一点也看不出来曾经辉煌的样子。

还有不少的房屋在以前都被破坏过,有的修补了,有的没有,只偶尔能看到穿插在这灰扑扑的屋子中间偶尔有一两间硕果仅存的青砖瓦房,从它们那比别人高很多的门头可以看出它们的不一样。

不管是高大的门头还是低矮的房屋,每一处都在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在动乱的年代这里很多的房子都变成了无主的,但也还有一部分住着人,是不是原居民,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些无主的就归了政府,私人的这边就需要李红旗他们去调查下,愿不愿意统一租赁。

向暖想的就很直接,把这条街的门面都先拿到手,然后统一简装后租赁出去,打造成一个商业步行街街,再以这条商业街为中心,慢慢地带动周边的经济。

这是现代常用的套路,也是能满足赵书记半年要求的计划。

至于那十年计划,肯定是没办法半年完成的。

李红旗跟龚亮拿到任务后也没敢怠慢,带着手下的人就要出门。

临出门前向暖一再跟他们交代,态度要好一点,不要跟土匪上门似的。

两人都答应了。

但在操作中,肯定会碰到一些不讲理的,这个时候你态度好他们反倒得寸进尺。

李红旗跟龚亮都认为,只要把事情干好就行,至于其他的,看情况而定吧。

李红旗跟龚亮这边去跟居民调查走访去了,向暖这边也没闲着,带着周爱华,亲自上门劝说那些流动摊贩们来单位注册成为个体经营户,合法经商。

至于李新虎他们,要蹲半个月的看守所呢,只要不坐牢,就蹲看守所,李新虎等人也是千恩万谢的。

向暖还联系了税务部门,说明来意后税务部门很是配合,两个单位一拍即合就开始了普法工作。

李红旗跟龚亮那边花了一周时间,将整条街的情况都摸索清楚了。

就连有些人家是不是原居民都给搞清楚了。

面对那些不讲理的,两人就拿出这个来说事,再废话多,直接房子都给你收了。

这么一来,就得到了一份百分之九十都愿意配合的调查报告出来。

向暖看完报告后也是有些无语。

但她什么都没说,有贪官污吏,但也有不讲理的刁民。

拿到这份调查报告后,向暖跟崔局说了下,然后就要汇报上去了。

崔局那边早就接到了赵书记的电话。

让他配合陶向暖的工作。

其实向暖目前做的这件事,是已经超出了她的工作范围了。

崔局心知肚明,他这里估计也留不住她太久。

所以向暖一说,崔局就道:“你只管忙你的,需要人手你跟我说,需要物资,我帮你去要。”

向暖点头:“对了,之前被没收的那些物资跟钱,能不能先买几辆挎斗,不然每天干活一半时间都要浪费在走路上,效率实在太低了。”

崔局道:“好,回头我们几个开会商量商量下,要是有必要就买。”

向暖点头。

她带着报告去找了老周,又跟老周一起去见了赵书记。

然后赵书记一拍板,就成立了一个临时的改建工作组。

他亲自任组长,老周任副组长,向暖是主要负责人。

需要用到什么人,向暖只需要开口就行。

领导们这么支持,向暖自然也想把这件事做好,这件事干好了,那她在c市也算是站稳脚跟了。

向暖把需要什么样的人的名单交给了赵书记,赵书记说最迟三天,工作组的人员会全员到齐,让她只管放手干。

话虽如此,但向暖还是先给自己打了个预防针。

等向暖回去的时候,发现大柱来了。

之前一直忙着钓鱼,把大柱这边的事都给耽误了。

看到大柱,向暖倍感亲切。

“大哥……”

大柱见她换了发型,整个人的精气神看着都还不错,就知道她在c市这边过得还不错。

“家里给送来了不少晒干的笋干,还有新做的酸笋,你要放一放再吃。”

向暖就觉得心头有暖流淌过。

她不客气的拿了一包即食笋干拆开就吃了起来。

“春茶怎么样了?”向暖例行询问。

“今年又有几家单位从别的地方订购茶叶了。”大柱发愁道:“竞争是越来越大了,小暖,我觉得农资社这块,干不了多久了。”

大柱这些年也没白跟在向暖身后跑前跑后,对市场的敏锐度也不低。

向暖点头:“这就是我让你来市里找我的原因,目前社会发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农资社这种社办县办企业,在未来两三年中都会慢慢被淘汰。”

从向暖这边听到了准确的答案后大柱心里还是有些难受的,很不是滋味。

农资社是他们一手搞起来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路走来一路见证着他们的成长。

夸张点,这就像是自己养大的孩子,明明小时候很健康壮实,结果忽然就病了,有一天还会彻底消失,能不难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