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连续两天,没有出货的猴子都准时的出现在刘阿满家里,也没说什么,该干啥就干啥,空余时间就光盯着刘阿意看了。

连从未往那方面想的刘雅丽都偷偷的跑到女儿面前偷偷的问上一句,

“猴子那孩子是不是瞧上阿意了?”

刘阿满不置可否,而是叮嘱她妈,

“您别管这些事,随他们去。”

刘雅丽心里便有了底,眼里带着欣慰,

“阿意能嫁给猴子那孩子也不错,他踏实能干,知根知底。”

刘阿满挑了挑眉,这话说的的确有理,猴子家里没有长辈,没人会拿着阿意的过往说事,能省下很多麻烦。

但男人这个生物,谁能知道他是一时新鲜还是至死不渝呢?

猴子在人品上的确可以,但感情这东西很难说。

猴子也找到了她这边,想让她帮忙劝说一下刘阿意,

可她不想插手阿意感情上的事,所以并不打算劝说阿意。

看阿意自己怎么想吧,

是一辈子不嫁还是找个好人就嫁了,她都支持,

随缘吧!

杨素珍特意上门了一趟,对着刘阿满就是一阵抱怨,

“你大牛哥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自那事过去后,直接搬山上去了,以前好歹晚上能回来吃个饭添点菜,现在叫他他都不回来了,问他他也不说,愁人得很,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仔整得跟个老头子似的……”

“……”

刘阿满又在家里待了两天,趁着这两天时间,她随着过来观察橙子成果期的杨子丰到山上逛了两天。

山上搭建的临时窝棚又扩大了一倍,里面碗筷瓢盆都有,刘大牛似乎已经在这安下了一个小家,吃住都在山上了。

刘阿满去到的时候,他正光着膀子在那个简易的石头灶台上起火,锅里是准备吃上一天的半锅萝卜白菜,

那灰扑扑的模样,着实像街上的乞子。

想到之前杨素珍跟她控诉的,她皱了皱眉头,

“早上有点凉,你还光着膀子?”

刘大牛嘿嘿一笑,一口大白牙在黝黑的面容上格外显眼,

“不冷,刚刚挖了点土出了一身汗,觉得热才脱的。”

“大牛哥,你这家什事儿都备得齐整,是不准备回家去住了?”

这里虽然已经开荒种满了果树,但之前这还只是一个小山头,离村里有一定的路程,又没有通电,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蜗居在这?

“这挺好的呀,也方便守果园,果实快成熟了,免得有些小偷小摸来偷走。”

刘家庄现在的果园可惹眼了,其他村庄种的时间迟,最快也得明年才有收成,没人看守的话,可不得惹来很多小偷小摸。

看着刘大牛熟练的把煮好的菜捞出来放盆里装好,然后笑眯眯的问她要不要也吃点,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

刘阿满摇了摇头,都不知道该跟他说些什么了。

行吧,她起身拍了拍衣服,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不管刘大牛是逃避现实,还是乐于接受这样的生活,她都无权去干涉他人的决定。

见家里一切如常,刘阿满便收拾好东西准备回程了。

这次,除了带点小零食后她还带上了一罐酒,傅家和谭家已经定好了两家相谈婚事的日子,卯时傅爷爷和从未谋面的傅大伯大伯母会上来京市。

这酒就是为傅爷爷准备的,这种明面上的东西,陆知闲都看在眼里,不好作弊放空间里,只能一次带上一罐了。

这次到京市,还得带上小新,

她刚好正要去跟刘发等村干部谈事情,去大队部时候顺便把介绍信给开了。

大队部院门外聚集了不少闲聊的村民,

当村里人得知小新也会随着刘阿满一起到京市生活学习后,都纷纷露出羡慕的眼神。

一致都认为是刘阿满出的力,

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太爷眼眶湿润的拉住小新的手,

“娃呀,你姐对你这么好,你以后有出息了可不能当个白眼狼啊。”

之前小新初到刘家庄的时候,他们还在嘀咕着这刘阿满会不会让他吃上饱饭,穿上新衣,又或者是当长工一样使唤?

结果,人家刘阿满仁义着呢,

转眼就送这孩子去公社上了学,现在竟然还带去京市读书了。

这是真的当亲弟弟培养了呀。

小新看了一眼还在和刘发讨论的姐姐,笑眯眯的对着老太爷说,

“您放心吧,太爷爷,以后我一定好好报答姐姐的。”

老太爷听了,果然连声叫好。

而刘阿满犹在跟刘发等人商量着村里重新建小学的事情,

她从随身携带的布兜里拿出早已准备好两捆大团结,递到刘发手中,

“发叔,之前一直说要把村里的教育事业搞起来,一直没实行,这两百块钱是我夫妻俩的个人赞助,用于村里的教育资助,另外这一千块,是以作坊的名誉捐助的,您收着,先把教学楼给建起来,再找些负责任的老师,让村里的孩子都能够进校园学习,不做睁眼瞎。”

几个村干部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两捆大团结,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心中更是震撼不已,

乖乖,这么多钱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这刘家得赚了多少钱呀。

刘阿满接着又从兜里拿出一份小份的大团结,

“这是阿意的心意,她说之前遭遇不幸,幸得刘家庄的乡亲父老收留了她,给了她一个容身之处,所以,她也想为村里的孩子做点事情。”

这话一出,在场的几人中,有些羞愧的低下头来,

这几天来,村里包括他们家里人都在讨论着刘阿意的事情,他们何尝不知道,只是也没花心思去制止。

收留刘阿意的是刘阿满家,得实惠的却是他们。

刘发当即拍了桌子,

“以后,再听到村里那些叽叽歪歪的,你们就一巴掌呼过去,一群不知好歹的家伙,人家小姑娘都这么可怜了,还想着村里的孩子,你们再看看你们,没良心的货。”

靠着刘阿满,村里得到了多少的好处,说人家闲话的时候也不想想自己现在靠谁过上的好日子。

几个村干部纷纷表示,

“对对对,晚上给他们开个大会,把这捐款的事情说一说,没道理用着人家的还骂人家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