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拒绝返城,带全村人致富 > 第18章 言出必行,探讨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章 言出必行,探讨问题

李东泽此时已经在病房内安然的在躺着。

这次李东泽看似又去手术室绕了一圈,实则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看似李东泽昏迷了,其实这都是他在自己装的。

医生已经做了全面检查,李东泽并没有什么大碍。

但受过外部袭击这是事实,至于为什么还不苏醒,这就是李东泽故意为之了。

不让领导们看到他现在这副惨样,那帮人怎么会受到应有的制裁。

所以直到石红兵来看李东泽,他还在昏迷中。

直到领导走了以后,李东泽这才悠悠转醒。

“呼。”

李东泽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这装的时间实在是有点太长,让他自己都觉得这一切都是真的了。

“东泽,你醒了?”

耳畔传来熟悉的声音。

“冬梅,你多会过来的?”

李东泽转头看去,发现何冬梅竟然坐在身边的病床上。

“他们去了县城,我就来医院了。”

听到何冬梅这话,李东泽转头看了窗外一眼。

“坏了!要食言了。”

李东泽念叨了一句,赶紧转头又对何冬梅说道:“冬梅,你现在马上出去办一件事情,雇一辆车去柳巷的缝纫厂,把那里的烂布头都给我拉回上店大队去。

去了厂子你就直接和门卫说,上午有个小伙子和他说好的,再把我现在的情况说明了,布头拉完以后,记得把人家的库房打扫干净了。”

何冬梅一看李东泽这个认真样,赶忙坐了起来。

“很重要吗?”

李东泽点点头说道:“很重要,这是我答应别人做的事情。

生意还没开始呢,我不能食言,不能做言而无信的人。”

“好!我这就去。”

何冬梅对李东泽的话是言听计从。

这没有其他的成分在里面,这就是一种信任,无条件的信任。

何冬梅出了病房,李东泽稍稍的放了点心,有她去办这事就安心了。

头一次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没去办到,这对今后的生意不利。

虽然只是和门卫大爷的一个口头协议,但人无贵贱,事有大小,一个小事就能反映出一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

一晚上的休息,李东泽又缓了过来,他很想再出趟医院,可是今天县长肯定还会来的,他必须老老实实的待在这里。

虽然昨天自己假寐,但领导来了来这里以后说的话,他可是听的清清楚楚。

果然中午以前,县委书记石红兵又来到了医院。

“李东泽同志你终于醒了,给你带来二次打击,这是我们工作的疏忽,我深表歉意。”

石红兵的态度让李东泽感到很诧异,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一个书记为什么就会对这事这么重视。

“书记,你这样让我感到受宠若惊,这事又不是你们的错,您没必要和我这样的。

谁犯的错由谁承担就行,您真没必要亲自来回跑的。”

石红兵摆摆手说道:“你错了,百姓的事无小事,你的事我又怎么能不亲自解决呢?

老百姓既然有事就能想到我们政府,说明老百姓心中就是有我们的。

我要是连这点事都解决不了,处理不好,那我还怎么当好这个地方的父母官呢?老百姓不是常说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李东泽笑了笑说道:“其实我这做的都是小事,您应该做大事,解决民生疾苦那才是正事,大事,我这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石红兵正色道:“李东泽同志,你这话就错了,你这可不是小事,而是彻彻底底的一件大事。

国家提出了改革开放为什么?还不是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的日子,改革首先就是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想法。

你一个知青都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带领社员们过上好日子,可我们政府的一些人却转不过这个弯。

还要处处为难,处处刁难我们的老百姓,你说这改革还怎么改。

所以通过你这件事,我明白一个道理,要想让国家的政策顺顺利利的实行下去。

首先我们就要肃清队伍,让我们的队伍团结,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李东泽明白了,石红兵这是要通过自己这事,把班子进行调整改进。

这样做了,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一些事情完全可以两手抓,俩手都要硬啊!

“书记,我其实一直有个问题想问,就是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既然已经说出口了,那就没有合适不合适的,你说,今天就咱们俩,咱们就好好的聊一聊。”

石红兵今天也是谈性大起,能想出卖药材换钱,他倒是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还有什么想法?

李东泽捋了捋思路,这才问道:“书记有件事一直在困扰我,为什么国家已经开始包产到户了,我们这里为什么却迟迟不实施这项政策呢?”

“唉!”

叹了口气,石红兵这才说道:“各地和各地的情况不一样的。”

李东泽淡淡的说道:“我看领导的胆色不同眼见不同才是真的,这和地域不同是没多大关系的。

在我看来东南西北只有地里位置,气候,环境不同,其他的都一样,最起码老百姓都想过上好日子,我想天下的老百姓都是这个想法。”

石红兵震惊了,没想到一个年纪轻轻的知青,可以说出这么深刻的话来。

而且看问题还一针见血,全国都在包产到户,只有他们这里迟迟不落实政策,还不是上面的领导在犹犹豫豫,怕这政策朝令夕改再出现什么问题。

这时李东泽似乎是看出了石红兵的想法。

淡淡的说道:“这就是一步慢,步步慢。”

石红兵瞪大眼睛,问道:“什么意思?”

李东泽不紧不慢的说道:“人家包产到户已经一年多了,说明人家的好日子已经过了一年了。

而我们这里还在瞻前顾后,处在观望状态,本来我们南北差异就大,南富北穷。

现在已经慢了一步,长期以往下去,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不是一步慢,步步慢,是什么?”

石红兵更加震惊了,这长期在农村待的一个知青,他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但你还挑不出问题来,还说的句句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