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拒绝返城,带全村人致富 > 第32章 严严冬日,热火朝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章 严严冬日,热火朝天

第二天,几人吃过早饭,徐大勇四人去了工地。

毕竟是自己的厂子,当然要比别人多付出一些。

李东泽则驾着马车,拉上土壤样本和宋教授赶往了并州。

“东泽,你赶紧回去吧,村里一大帮子人还在等你,你放心最近我什么事都不去忙,就忙你这事,等出来结果后,我会第一时间去找你的。”

“那就谢谢宋教授了!”

李东泽客气的说道。

宋教授听后,语重心长的说道:“东泽和我客气什么,我,你这也是支持我的工作。

没有你们的土地,没有你们辛勤的付出,我们这想法就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等果树都成活,树下长出来中草药,到那时才是我们成功的时候,现在还早着呢,说谢谢也是有点早了。”

李东泽信心满满的说道:“宋教授,放心吧!这事一定能成的。

其实发展树下经济,你们不用只局限于中草药,树下发展的东西多着呢!

这比如说种蘑菇,种饲料草,东西多着呢!

而且还可以发展第三产业,比如说在树下种植鸡爱吃的草,可以饲养溜达鸡,这可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宋教授越听眼睛越亮,慢慢的变成了惊讶,最后变成了惊喜。

“东泽,你的脑子果然好,听别人说一句,你就可以举一反三。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又给我拓宽了思路,接下来我们又有的忙了。

研究适合牲畜和家禽吃的植物,这一定是一个发展的思路。”

宋教授这么一说,忽然李东泽眼前一亮,说道:“宋教授您不妨再研究一项东西,其实鸡最爱吃的是虫子,你们可以研究一下,什么东西能生长出来虫子。

这东西要是研究出来,那绝对是一大贡献。

把鸡放在林子里饲养,不用人工饲养,就能吃饱喝足,这才是造福人类的大事。”

宋教授彻底惊呆了,直到李东泽和他告别后,宋教授还处在震惊之中。

李东泽去了邮局直接寄了信,匆匆的回了上店村。

以往严严冬日,上店村早已是一派萧条的景象。

看看现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看着厂子施工的场面,李东泽此时脑袋豁然开朗。

集资办厂,集资办农业合作社,这些产业现在根本不适合现在上店的村民。

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现在让他们把钱从口袋里掏出来,这比杀了他们都难。

把他们的口袋子变满,才是正道。

想明白后,李东泽直接把刘长贵喊了过来。

刘长贵一过来就先入为主的说道:“支书,放心吧!刘秀和刘二狗断绝关系的事情,我已经办妥了。

派出所一听这事,根本就没犹豫就把这事办了。”

李东泽摆摆手说道:“我不是说的这事,我是想说另外一件事。

主任,你看现在咱们村的人,都挤在这里干活也不是个事,这就是人多不唱戏。

我的意思再给他们安排的事做,我这不是又有了新项目。

我要在山上种植果树,种成功后我还要开展树下经济。

整片山地面积可是很多,这挖树坑可是一个大工程,我的意思是你明天就组织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开始挖树坑。

这次树坑不是义务劳动,挖一个坑二分钱,只要是能干活的都可以参加劳动。”

李东泽刚说完,刘长贵惊讶的问道:“支书,这样的话,那岂不是建厂子的人都跑了,都跑去挖坑了?”

李东泽笑道:“放心吧!留在这里干活的人也有工钱,工钱多少就按明天挖树坑的数量再定,找一个平均值,就按那数发工钱。”

刘长贵一听,顿时急眼了,“支书,我知道你这样做是为了村民们好!

可是这样一来的话,这该花多少钱啊?你怎么给村民们发工钱?”

李东泽说道:“这也是我接下来要和您说的,每天发工钱我肯定是拿不出来的。

但厂子再有十来天就可以投入生产了!等厂子开始销售的时候,我会陆续给人们把工钱发下去的。”

刘长贵说道:“支书,我算是看出来了,他们为人民服务那就是嘴上说一说,你这才是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

你这样一来,岂不是白忙活了,挣了钱都给村民了,那你这图什么啊?”

李东泽笑道:“主任你这不是又目光短浅了不是。

虽然短时间内我是左手进,右手出,可是长远来说,我是挣钱的。

给你们的只是一次性的钱,可我却是长期在赚钱。

等我设想的都变成现实的时候,村民的口袋也渐渐的变满了,我再有新想法的时候,就要大家一起集资办厂,到那时才是上店村正真腾飞的时候。”

虽然刘长贵听的懵懵懂懂的,但是李东泽说的他信。

他也明白,李东泽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要村民们信他的,只有让大家都实实在在的看到他挣了钱,以后搞什么大家才会相信。

现在赔钱赚吆喝,不过是在大家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一颗敢于冒险,敢于干事,敢于拼搏的种子。

打工只是一种目光短浅之计,只有都当了老板,才会翻身农奴变主人。

刘长贵意味深长的看了李东泽一眼,他真是用心良苦啊!

严严冬日,可是上店村的农民,却是热火朝天。

接下来的日子里,上店的村民可是热情高涨。

每天天刚刚亮,村民就扛着工具,就纷纷朝山上赶去,好像浑身充满了力气。

冻得硬邦邦的土地,好像在大家的眼里就不是事,就像一块蓬松的棉絮。

李东泽这几日也是哪里都没去,一直在一线指挥,深度,宽度,横平竖直,这些李东泽都严格把关。

乱挖一通,可不是李东泽想要看到的。

有了之前卖草药的严苛,现在李东泽说什么,村民们那更是唯命是从,没有一个敢不服从指挥的。

李东泽干活发工钱这个办法一出,加工厂的工期非但没有耽搁,反而更快了。

拖把加工厂和扫帚加工厂的厂房终于在八零年的一月六日建成。

其他知青都被李东泽派到了山上,或是挖坑,或是监督工作,清点数量。

而他一个人钻进厂房里,愣是俩天没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三天后,把制作拖把的圆木棒的小机器改装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