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拒绝返城,带全村人致富 > 第45章 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章 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宋教授看到李东泽这高兴的样子,也没卖关子,直接说道。

“适合的水果太多了,梨,苹果,桃,李子,杏,枣,核桃这些水果都能种植。”

“啪。”

李东泽在大腿上狠狠地拍了一下说道。

“太好了!这么多的品种,到时候上店村可就是桃李遍地,瓜果飘香了!”

宋教授也是感慨道:“是啊!到时候全部种植成活,你们村就是并州最大的水果基地了。

说说吧!今天来找我什么事?”

李东泽压住心中的激动,说道:“宋教授,我不是在村里建几个加工作坊嘛,现在拖把作坊已经做起来,生产和销售也基本稳定。

我这不是寻摸着接着再办一个加工作坊,我想做扫帚,可是这材料是真不好弄。

我是过来想问问您,看做扫帚的植物能不能自己种植?”

宋教授道:“这事啊,地里可以做扫帚的植物挺多啊!高粱,地肤草这些都可以做啊!你怎么会说很难找呢?”

李东泽说道:“这些植物做的扫帚还是有点太粗糙了,小的杂物根本扫不着。

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我想做龙须扫帚,这种扫帚既美观,又实用,我就是想来咨询一些看看咱们这里能种植这龙须草吗?”

宋教授摇了摇头,苦笑道:“东泽,这次你要失望了,这龙须草适合在南方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咱们这里根本不适合种植。”

李东泽失望了,看来还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这真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好在今天听到了可以种植果树的消息,要不然今天可就是最坏的一天。

龙须草不能种植,这就只能再想别的办法了,可是弄其他项目,还真一时想不出来干嘛!

李东泽也想过可以做和拖把配套的拖地桶,可是做这更加不现实,做塑料的太污染环境,做白铁皮更加不可能。

白铁皮可是紧俏商品,个人即使能买上,可是价格也是高的离谱。

宋教授又说道:“东泽,我知道你的意思是想把土地用到极致,尽量用现有的土地让农民增产增收,可是不做扫帚,你可以做其他的啊!

我们晋省做醋和酱油这基本是很多人都会的技能你可以做醋酱油厂,卖到外地这也是个不错的生意啊!

我们晋省的陈醋那是出了名的,地里种植小米,再生产醋卖,这完全可以达到最大的利用率,收入也会跟着增加。

你还可以种植胡麻,生产胡麻油,现在食用油可是紧俏商品,做出来胡麻油完全就不愁销售。

再比如做面粉加工厂,这些食品加工厂,现在你们村里完全可以干啊!这又不是有多么大的技术含量,村里的一些老艺人就可以干的。”

听了宋教授的话,李东泽顿时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只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自己这是走了个死胡同,完全忽视了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发展自己。

今天来宋教授这里可是真的来对了,可以说是不虚此行。

李东泽说道:“如果生产醋的话,运输就是个麻烦,我今天特意就是去货运站咨询往外省发货的事情。

可是这价钱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价钱太高了,运到外省,价钱直接就翻翻,根本就没法卖了。”

宋教授道:“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不过你可以换个思路运输啊!现在每个厂子或者大单位,都有自己的运输车队。

你可以去联系一下这些人,他们可是挣着公家的钱,自己尽干一些捞外快的事情。

你比如他们去平城拉货,一般都是空车走,你完全可以给这些司机一些钱,他们就可以给你捎过去啊!”

“啪!”

李东泽听了宋教授的话,猛的又在自己的大腿上狠狠地拍了一巴掌。

“对啊!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要说现在单位里最肥的口子,最肥的是什么?那当然要数单位的车队了。

公车私用,自己赚点外快,这简直就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情。

“宋教授,真是太感谢了,您这里我今天算是来对了,那您忙,我就先告辞了,树苗的事就麻烦您了!总共三千多亩山地,这需要的可是一笔不小的数量。”

宋教授笑眯眯的说道:“树苗的事你就放心吧!育苗林场可是多的是。

看来你以后要多多来我这里了,上次你和我说的事让我受益匪浅。

今天能给你出点主意,也算是投桃报李了,这让我明白了,闭门造车可不是好事,一切的好主意都是与人在交流中得到的灵感。”

李东泽赶忙应道:“是是是,您说的太对了,我以后一定会经常来您这里一起探讨问题的。”

李东泽没再停留离开了宋教授这里。

宋教授望着李东泽离开的背影,喃喃自语道:“为了村民能致富,做事雷厉风行,无所不用其极,是个好苗子。

可惜只是一个小小村庄的一把手,这要是一个地区的大员,肯定会做出一番成绩的。

不过这样也不错,在一个村庄要是能做的风生水起的话,肯定会被上面的人主意到的。”

此时李东泽驾着马车走在回家的道路上,不再是心事重重,反而是雄心万丈。

虽然宋教授口中说出的,都是小打小闹,可是什么都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任何事情都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

后世一些大名鼎鼎的酿造厂,那可是都从一个小小的家庭作坊演变而成。

没有小,哪来的大,李东泽现在可是,有的是时间来发展壮大自己。

李东泽回到家没有去厂子,而是直接回了知青点。

从生产加工日用品,变成食品加工,这就要重新规划一下了。

加工食品的厂子,环境卫生是第一位的,肯定是不能和拖把厂这些厂子放在一起的。

看着规划图思索了半天,还是选好了满意的地方。

可惜现在天寒地冻,什么都干不成,一切只能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再开工了。

但是一些事情,倒是需要未雨绸缪一番了。

心中有了计较,李东泽溜溜达达的朝山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