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拒绝返城,带全村人致富 > 第181章 稳步发展,再次回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1章 稳步发展,再次回京

乡政府的人员以前还不觉得有什么。

可是当真正的走进基层,这让他们感到了不一样的上党乡。

一个乡里已经有十一家工厂,已经陆续建起了三百多栋大棚,而且这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中,这都让他们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虽然上党乡有七家工厂都集中在上店村,但这投产的两个工厂,在建的两个工厂和这三百多栋大棚可是李东泽当了短短几个月乡长才有的。

这就让人们不得不认真对待了,这才意识到这个乡长的可怕之处。

这才短短几个月,这要是李东泽在这里当上几年的乡长,这会带来什么?

到那时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富裕的乡镇也是有可能的,不是有可能,而是必定的结果。

原本有些乡政府的干部还在质疑李东泽,觉得他太年轻,毛都没长齐都当好这个乡长吗?

还有的领导干部则认为李东泽乡长每天不务正业,上班几个月,在乡政府待的时间屈指可数。

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原来毛都没有长齐,不务正业的是他们,是他们一直在虚度光阴。

李东泽来上党乡几月时间,就已经踏遍了上党乡的山山水水,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这就不是他们可以比的,甚至可比性都没有。

到现在大家才真正的明白过来,为什么李东泽看到他们都是阴沉着一个脸了,原来是人家根本就看不上他们,看不起他们。

人家李东泽是有真本事,原本觉得县报上面夸奖李东泽的事都是捕风捉影,空穴来风。

这一刻才觉得,这县报还是把李东泽低估了,甚至是写的有点不符合实际了,李东泽做的工作,办的事远远的要比县报上说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时光如梭,转眼一个月过去,林教授培育的蘑菇,终于成功了,这也让林教授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也是让华夏的农业更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对于上党乡来说,却是增加了一种蔬菜,而且是增加了好几个品种。

平菇,香菇,双孢菇,金针菇的培育成功,让百姓的菜篮子更加丰富了。

这也让上党乡打造蔬菜基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两个新厂建成,在县委石红兵书记和市委姚红军的大力支持下,生产线全部到位,这也再一次让李东泽变成了贫困户。

好在所有的厂子都在平稳的发展,蔬菜更是源源不断的朝外输出。

送走了林教授,李东泽知道他也该回燕京了。

随着百味居食品厂投产,御膳坊的开张,这就需要他亲自回去制定销售方案和营销策略了。

这次回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的一年春节又要到来,自己的孩子也要在正月降临了。

这天李东泽走进了贾国权书记的办公室。

“书记我来和您请假,这次估计时间要长点。”

贾国权一听李东泽请假,顿时心里就是一惊,李东泽在他可是轻松的很,最重要是经济的发展根本就不用他去操心。

“东泽乡长,是有什么事吗?”

李东泽笑道:“今年上党乡的发展就进入尾声了。

但是铸件厂和纸箱厂虽然投产了,但是产品能卖出去这才是关键。

所以我要请假,出去亲自跑市场了,再有我的家人都在燕京,我已经和家人八年多没有在一起吃团圆饭了,再有一个月时间就是春节了,我媳妇正月也到临产期了,所以这一次我要离开时间长点了,希望书记批准。”

李东泽述说完,贾国权能拒绝吗?当然是不能的。

出去跑业务还不是为了乡里的厂子着想,没有销量,厂子建起来又有什么作用呢?

再说人家已经八年没和家人吃团圆饭了,这就更不能阻止了,李东泽的家世他还是隐隐约约听到点风声,这要是不批假,把李东泽的家人得罪了,那他就是厕所了打灯笼,找死了。

马上就为人父了,这也是人生一大事,他哪好意思说什么。

“东泽放心的走吧!我已经痛定思痛,以前犯的错误,我不会再犯了。”

李东泽心里好笑,你要是再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他都守不住,那自己也该向上面参他一本了,那他这乡党委书记也就当到头了。

想进一步那就做梦去吧!乡党委书记就是贾国权的终点站。

李东泽自认为他有这个能力切断他的仕途,但他轻易不会这么做的,除非李东泽明年返回来,看到贾国权把工作搞得一塌糊涂。

尽管心里有不满,有轻视,但是该说的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李东泽说道:“书记那就感谢您的批准了,再说您说的严重了,现在投资商已经组建了新的公司,所有的厂子他们都在不定期,不间断的在巡视监督。

再加上有咱们乡政府的监督管理,现在所有的厂子都在稳步发展,您也不用太费心了,乡政府能高效的开展工作就行了。”

俩人寒暄了一会儿,李东泽直接离开了乡政府,先去纸箱厂安顿了一些事情,又去铸件厂交代了一些事情,这才返回了上店村。

晚上又和各厂的负责人聚了一个餐,并且说明了一下自己要离开一段时间的想法。

大家听到支书今年不在这里过春节,都显得有点沮丧,但谁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和家人团聚,生孩子这都是大事。

各厂的负责人都坚定的给李东泽做出了保证。

“支书,你就放心的走吧!生产绝对稳重求升,等您明年回来,一定给您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支书,您就放心吧!质量关,安全关,我们一定会把好的。”

“是的,您对我们的敦敦教诲,我们一定铭记于心的。”

“……”

李东泽看着一个个负责人,铿锵有力的表态,满意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李东泽,靳曙光和刘秀三人踏上了去往燕京的火车,刘秀虽然和他父亲断绝关系了,但李东泽还是临行前交代给了刘长贵。

刘秀也是第一次出远门,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明年,刘秀就要考大学了,这次李东泽带着她回燕京,一是回燕京过春节,二是想带刘秀看一看华夏的最高学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只要心中有了梦想,才会一直向着目标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