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拒绝返城,带全村人致富 > 第635章 取之国外,用之国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5章 取之国外,用之国内

初步意向书签署之后,李东泽又及时的开了口。

“叶书记,麻烦由燕京市政府出面向各地发一个公函,邀请全国各地或者世界各地的规划设计团队来燕京参与燕京的规划设计。

政府出面毕竟要比我们公司或者个人权威性要大。

不过你们放心,公函由政府出面发,钱由我们华耀投资来支付。

我听说最近魔都要搞浦东大开发,他们也向世界各地发了规划设计邀请,你们不妨和那里取得一下联系,也许那里有现成的设计人员。”

“你说的话我记住了,这事我们会尽快落实的。”

当李东泽提到魔都的时候,叶和平心里还有一种酸溜溜的感觉。

如果他不提魔都的话,他倒是忘了李东泽的岳父,可是魔都的市委书记。

李东泽既然提出了魔都要搞浦东大开发,显然他也参与了其中。

这小子未免胃口也太大了,燕京他已经进行了这么大的投资,没想到他还要参与在魔都的开发之中。

他都不敢想象这个家伙现在到底有多少钱?

如果两地他都要进行投资的话,到时候不知道这家伙的资金会不会出现断裂的问题?

这种念头也只是在叶和平的脑海中一闪而逝。

既然李东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估计这小子已经想到了种种的风险,一定不会做那种没有把握的事情。

随即,叶和平又问道:“李董事长 ,你还有没有别的要求,今天就一并提出来。”

李东泽也没有客气,说道:“希望燕京政府尽快商议出一个合适的土地价格,我们双方尽快把这件事情确定下来。

再有我希望下次开会的时候,希望把文物,航空,环境等单位的专家也一并叫过来。

这毕竟是皇城,一旦破土动工的话,肯定会涉及到诸多的问题,各部门尽快做出一个有效的处理办法。

比如涉及到文物的话该怎么处理?规划设计的时候,建筑的高度应该在一个什么合理的高度?这些事情希望燕京市政府都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这对于今后的开发一定有很大的作用。”

李东泽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就是前世港城李先生开发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就是因为建筑的高度,使他的设计图变了又变,还有遇到文物的时候,使工期不断的推迟延后。

既然这一世李东泽要开发这里,那么他就要提前把这些事情考虑进来,只为这事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可是李东泽普普通通的几句话,却是让一众领导心里泛起了惊涛骇浪,他们没有想到,李东泽想问题会想的这么深这么全面。

毕竟在他们的眼里,城市的开发,应该和文物单位,航空单位应该是丝毫不沾边才对。

可是李东泽却能想到这里,这无疑让他们感到匪夷所思,也让他们一众领导感到汗颜。

众多领导不由得在心里反问自己,为什么他们就想不到这样的问题?

“东泽,你的这些建议,我们都记录了下来,你还有什么需要提的?今天可以一并提出来。”

叶和平现在看李东泽是越来越顺眼。

李东泽这一段时间提出来的问题,可以说都是非常的犀利,他们这么多人都没有一个人想到,可是李东泽年纪轻轻,却能把每一件事情做的事无巨细考虑的面面俱到。

他在李东泽的身上看到了无限的可能,也更加的相信李东泽将来一定会成为华夏的一方诸侯。

“叶书记,我目前就想到这么些问题,今后的事情我们再慢慢的去不断完善吧!”

李东泽太清楚适可而止的道理,他可不像越疽代苞。

今天这已经说的有点多了,他如果今天说的再多,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再多一些的话,那么就会让这些领导颜面扫地。

“叶书记,既然今天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

“好好好,有事我们再联系。”

李东泽和各位领导礼貌性的点点头,悄然而去。

可是每个人看着李东泽离去的背影,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一些熟悉李东泽的人,自然是不断的感叹,怪不得人家年纪轻轻都能做这么大的事业,这都是有原因的,而他们这些人也只能坐在这里纸上谈兵,这就是最大的差别。

而那些对李东泽不熟悉的人,却是在李东泽的身上看到了无限的可能,这样的年轻人,如果在华夏大地上多出现几个的话,华夏就是想不强大都难。

三天后,徐志坚和李东泽安排的一众人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正式开启了收购老毛子那里企业的第一步。

十日之后,陆续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规划设计团队陆续赶到了燕京。

这其中包括港城的设计规划,设计大师。

这些设计大师,自然都是李东泽通过他的关系邀请而来。

作为重生者,他太清楚前世的时候,这里的设计由谁而完成。

李东泽坚信,虽然他把这件事情提前了3,4年,可是他相信一些事情是不会变的,特地的邀请一些设计师过来,对于事情的推进一定会起到时半功倍的效果,这也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接下来的日子,李东泽一直往来于公司和市政府之间。

整日和各地的规划设计团队,还有文物单位,航空事业单位,待在一起,探讨着一些规划上的事情。

由于李东泽的亲身参与,所以这件事情要比前世推进的更加顺利。

两月之后,整体的规划设计方案确定了下来。

前世的时候,港城李先生开发的这片区域取名为东方广场,而这次李东泽的取名则为华耀城。

无论是规划面积和范围都要比前世的时候大上好几倍。

所以在李东泽看来,名字里带一个城字更为合适,也更加的霸气。

这个时候,华耀城的项目确立,无论是在华夏大地,还是在是亚洲范围内,都是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更是一个非常大的商业综合体。

虽然李东泽这次把前世的设计大师也邀请了过来,可是最终确定设计团队还是出现了偏差。

最终,李东泽确定下来了一个叫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设计理念和整体的设计工程充满着独特的思考和眼光。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设计才华,赋予了华耀城独特的艺术感和实用性。

他的设计理念是将商业需求和艺术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创造出既符合商业需求又具有美学价值的建筑作品。

华耀城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扎哈哈迪德团队完美的运用了流线型的设计语言,使整个建筑群看起来更加的流畅自然,同时也赋予了华耀城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其次,扎哈哈迪德的设计团队非常注重空间感和层次感的营造,通过运用玻璃幕墙和金属质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让整个建筑群显得更加现代而时尚,同时也为商业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自然光线和视线,而且整体设计群也结合了燕京特有的四合院风格。

总体来说,李东泽这次在燕京投资的华耀城设计理念,不仅是追求商业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更是创造了具有实用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建筑作品。

这片建筑群不仅仅是商业活动的场所,更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为燕京的整体的城市景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规划设计确定下来以后,接下来的工作才是重中之重。

在这十几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涉及到居民搬迁,就达到了2981户。

这还不包括一些单位,还有厂房。

这可以说,无论是给燕京政府,还是李东泽本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接下来的拆迁方案也是非常的复杂,这对于双方都是艰巨的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项目,也为了能让这个项目顺利的推进下去,李东泽非常明白,他接下来要面对多个方面的挑战。

这一日,李东泽和燕京市政府再一次聚集在了会议室当中。

“李董事长,这次涉及的搬迁问题非常之巨大,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合适的解决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李东泽这几日也是头疼的很。

他可以说已经一周的时间没有睡一个好觉,都在为这件事做着具体的规划安排。

“领导,我倒是想了几种解决的方案,你们可以商议一下,具体按哪个方案来执行?

第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我定一个价格,一次性补贴到位,让所有的居民自行解决居住问题。

第二个方案燕京市政府规划出土地,我们华耀地产来投资建设等所有的居民楼,建起来之后,然后再整体进行搬迁。

第一个方案直接有效,也能让我们这个项目尽快的破土动工。

而第二个方案,这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毕竟建居民楼这是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我觉得第一个方案非常的有效,燕京政府可以颁发一个补偿标准,我可以一次性把赔偿款赔付到每一个居民手中。

至于居住问题,我相信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他们一定可以有效的解决自己的居住问题。”

李宗泽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会议室之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当中。

大家也是非常认可李东泽这个提议。

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大部分的领导还是非常认同李东泽这个建议。

毕竟在座的每一个人,他们都知道最好的年华,也就这么几年,如果想让自己的位置进行挪动,那么就要尽快的做出成绩来。

可是,如果采取李东泽的第二个方案,那么这件事将会无限期的延迟下去,只有采取李东泽的第一个方案,那么才能让这件事情得到最快的实施。

只有让这个项目尽快的上马落地,他们才能从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可以说,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把这件事看的非常透彻。

李东泽也深知这些人的想法,所以他才会重点的说了一下第一套方案。

他也相信这些领导们肯定不想浪费时间,都想尽第一时间做出成绩来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那样的话,他们才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发光发财,才能让他们的仕途一帆风顺。

可以说,李东泽的方法很好的把握住了人性,他知道现在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这时有一个领导提出了一个问题。

“李董事长,这个区域内涉及到了好几个部门和好几个单位,那你觉得对这些所在单位,你有什么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

“我整体的方案还是一样的,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我都是想按第一个办法去实施,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我都会给一个相同的补偿价格。

无论是单位的搬迁还是厂房的搬迁,这个就需要燕京政府去自行解决,但是这里面产生的一切费用都由我们华耀来出。”

李东泽虽然说的非常的含蓄,但是每一个人都听出了这里面的含义。

那就是一切都用钱来解决,燕京政府定出来一个价格,李东泽付钱一次性解决。

这个办法绝对是最为稳妥和直接的,也能尽快的让这个项目确定下来。

在李东泽看来,这个年代给钱还是最有效的,毕竟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口袋几乎可以用空空如也来形容。

他也相信,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是非常缺钱。

最主要的原因,在这个年代掏钱也用不了多少钱,毕竟现在一套四合院也就几万块钱。

这个时候拿钱解决问题,最是稳妥。

要不是叶和平现在不开口,其他一些领导恨不得现在就直接张口答应下来。

他们非常的清楚,财政和老百姓都是非常需要这笔钱。

这笔钱如果能顺利的放下来,那么无论是燕京的财政还是个人的口袋都能迅速的充足起来,这样接下来就能解决很多的问题。

叶和平之所以不去第一时间阐述自己的观点,他其实就是在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表情。

在他的心里,其实早已经有了答案,他当然最是赞同李东泽提出的第一个观点。

毕竟这个项目是在他的手里提出来的,如果能尽快的上马,那么才能让这件事彻底的落实下来。

如果先建房再搬迁,那么这件事情无疑会无限期的推迟下去,到时候有可能发生很多的变数。

观察之后,叶和平已经有了最终的答案。

“我个人觉得李董事长提出来的这个建议非常的好,一次性进行经济补贴,这样无论是集体或者个人都能获利。

估计在一定的时间内,无论是集体和个人的生活都能发生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可以有效的让燕京的部分老百姓生活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赞同。”

“我也赞同。”

“赞同。”

叶书记的话落地,几乎是没有丝毫的耽搁,所有的参会领导都是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李东泽的心里此时已经乐开了花。

现在既然都认同了他拿钱解决问题这个观点,那么他就要进行快刀斩乱麻,他可不想让这件事情耽搁下去,再产生其他的问题。

“叶书记,既然大家都认可这个观点,那么接下来燕京市政府就进行一个摸排,具体统计一个数字上来,我好安排资金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好奇的问道:不是燕京市政府已经定了地价,为什么李东泽还要自己去付拆迁的款项?

这也是双方达成的协议之一,当初定的地价毕竟非常的低,李东泽也不可能只得利而不付出,他心里非常的明白,他现在的买价和后世比较起来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作为对后市非常了解的一个人,他可不想在国家和老百姓的身上占太多的便宜,可以说,李东泽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做到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

他为了今后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才和燕京市政府达成了地价是地价,拆迁是拆迁不同的问题来处理。

最主要的原因,他不想让自己当成全民的公敌,他也不想让老百姓损失太多。

叶和平又在会议室中环视了一圈之后,直接拍板道:“李董事长,放心吧,一周之内我们就会把详细的数据给你提交过去,那不知李董事长现在的资金是否到位。”

李东泽拍着胸脯保证道:“叶书记,这个请您放心,我的资金现在都已经到位,而且为了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我决定这次第一笔搬迁费用以外汇的形式结算。”

李东泽这话落地,会议室内所有的领导都是瞪大了眼睛看向李东泽。

在他们眼里,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了另一块馅饼。

他们太清楚,国家现在对外汇有多么的需要。

无论是进口还是购买大量的物资,这都是需要外汇来结算。

可正是因为外汇的短缺,这也导致现在国内的经济迟迟得不到有力的发展。

如果李东泽这个时候能带来大量的外汇,这不仅仅可以增加国库的需求。

而且也能使一些特别需求的物资尽快的购买回来。

“李董事长,你这种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的行为值得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去学习,也值得我们去弘扬你这种精神。”

李东泽,现在可以说对这种阿谀奉承几乎是达到了免疫的程度。

他可会他可不会听到这句话,就会让他认不清自己。

俗话说:捧的越高就会摔的越惨。

他之所以要用外汇结算,他其实也是有自己的考虑,毕竟他现在的钱几乎是在港城的联合银行之中,而且最近在倭国割的第二波韭菜已经收获完成,他的资金也从之前的200多亿变成了现在的500亿。

这对于国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他虽然不会透露自己现在到底有多少资金,但是他也想为国家出一份力。

其实他这也是顺水推舟而已,毕竟联合银行的钱汇到国家银行,这自然而然就会演变成外汇。

这对李东泽而言没有丝毫的损失,而且还会因为跨行转账会节省非常大的一笔手续费。

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经过了他非常详细的盘算才会实施。

以外汇的形式进入国内,这对李东泽来说就是一箭双雕,既可以满足政府对外汇需求,也能让他省去一大笔手续费。

李东泽笑了笑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

岔开话题道:“叶书记,我和港城的一些商业大佬非常的熟悉,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会邀请一众大佬来燕京进行投资,希望燕京政府能广开大门。”

这里如果不是政府的会议室,一些人听到李东泽这话,差点直接从自己的座位上蹦起来。

他们现在缺什么?当然最缺的就是投资人,可是他们工作做了很多,也曾想过邀请港城的商人在大陆进行投资,可是发出了很多的邀请,这些人都是无动于衷。

他们也非常明白,之所以这些人迟迟不来大陆进行投资,无非就是怕政策上出现巨大的变化。

到时候会落得一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

叶和平激动的说道:“东泽,你真的能邀请到港城的商人来燕京进行投资吗?”

一和平也是有点过于集中,他不再称呼李宗泽为李董事长,而是直接叫其名字。

好在其他人也倒是没有多想,无非认为这是想和李东泽拉近关系的一种方式。

李东泽笑眯眯的答道:“叶书记,这个请你放心,这几年我在国外的一些投资,我都是让刚才那一些商人和我一起进行了投资。

这些年,港城的商人赚的可是盆满钵满,现在如果我对他们进行邀请,我相信他们一定不会拒绝的,但是燕京的政府也一定要出台一系列的招商引资政策才行,打开方便之门。

政策如果定的完美,我相信有港城的这些商人进场的话,一定会让我们燕京的经济短时间内达到一个让人忘其项背的境地。”

“好好好,这事那就麻烦你了。”

现在李东泽的形象又在叶和平的心里迅速拔高了几分。

如果李东泽真的能把港城的一些商业大佬拉来燕京进行投资,他相信他的地位一定会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