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年多过去了。

闵州学院,已经成了闵州最好的学堂。

当初被本地世家拉拢的读书人,没有想到,秦王府压根没有打算请他们任教。

而是从江南请来一批寒门秀才。

秦王府跟他们签了三年协议,除了包掉他们在闵州教书期间的吃住。

三年后,如果他们要去参加科考,每人再资助一百两银子。

如果拖家带口带闵州,除了帮助解决住宿问题,还会酌情帮助家属安排工作。

家中有学龄孩子,更是可免费入学。

这样的条件一开出,报名的就很多。

经过学识,人品各方面的考察后,最终聘请了十位夫子。

秦王府派了侍卫和马车,把他们从江南接到闵州来的。

来了闵州之后,他们才发现,闵州比他们想象中的,偏僻荒凉的边陲小城,要好很多。

比起他们江南的州府也不差什么。

夫子们的住宿,安排在闵州学院的生活区。

单身的三人住一个院子,日常有婆子打扫浆洗。

有家属的,每家分一个小院子。

夫子们可以吃食堂,也可以领了米油和菜自己回家做。

看到这样的环境,有人想,哪怕将来考不上,一辈子在这里教书,他也是愿意的。

这环境比他们之前的,不知道好多少倍。

闵州城外。

今日是闵州学院的三位夫子离开,回江南参加科举的日子。

学院里其他夫子都来送行。

院长赵君竹也来了。

昨日,他们已经办过送行宴了。

“那我们就送到这里了,我在这里预祝各位金榜题名,蟾宫折桂!日后,前途似锦!”赵君竹说

其它送行的人也各有祝词。

那三位拱手:“各位请留步!”

又转身向赵君竹拱手:“借院长吉言,我们定会如愿。”

说完三人上了秦王府准备的马车。

车夫一挥鞭,马车疾驰而去。

是的,赵君竹担任了闵州学院的院长。并兼任物理和化学的夫子。

发展闵州不能光靠她一个人,和硬盘里的那些东西,她想培养更多的科创型人才。

她希望将来有一日,没有了她,这个世界的人,依然能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而不是停滞不前或者倒退。

所以,她需要趁着现在,培养出更多的科创人才。

一开始学院的夫子和学生,都认为她教的那些是歪门邪道。

科举都不考的东西,学来何用。

赵君竹给他们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并告诉他们原理,跟他们说这就是科学。

虽然现在科考不考,但是它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世界。

学会了它,将来我们能炼出更好的钢铁,造更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兵器。能造出可以上天入地的交通工具……

他们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开始认真学习了。

他们想知道院长说的是不是真的。

他们学会了物理化学,将来就会真的造出院长说的那些东西。

改变世界,想想就令人热血沸腾。

闵州学院分初级部五年,高级部四年。

初级部就是学习最基本的知识,初级部读完,进入高级部需要要参加考试。

考试合格了,才可以免费进入高级部就读。

如果考试不合格,也可以继续读高级部,但是需要花银子。

高级部是要参加科考的。

初级部读完可以回家,等到了年龄,参加各个工厂招工。

也可以去技能部,学一些技能。

女子因为不参加科举,所以初级部第四年,可以就开始选修各种技能。

有刺绣,裁剪,厨艺,手工,管家理账,种植,养殖……但凡女子能学的都有。

当然,她们也学习物理化学。

当初赵君竹是想着,女子和男子学院学习一样的东西。

在这个世界多年了,她还是认为男女之间应该平等对待。

虽然这在封建社会不可能 ,但她就是想从闵州,从现在开始慢慢改变。

端玉贵太妃却提醒她说:“这里不是你那个时世界,一时之间,完全改变他们的思想不太可能。

不如先让女子识字,再教她们一些能够安身立命的技能。

先让她们能够独立,之后再慢慢的潜移默化的改变。”

确实,改变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三年里,她们在闵州陆续开了造纸作坊,肥皂作坊,卫生巾作坊。

为女子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闵州的女子,从家庭慢慢走向了社会,甚至有的比家中男子的收入还高。

女子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了。

有些人家找儿媳妇,再也不是要求会做家务,而是要求会识字算账的。

有工作有收入的儿媳妇,在家庭的地位明显也高很多。

因为他们发现,一个家庭里如果夫妻双方都在作坊里做工,就是两份固定收入。

那家里的日子,明显比一般人家好很多。

这几家作坊做出来的东西,对于大夏的人,或者说这个世界的人来说,都很新奇。

特别是卫生巾,端玉贵太妃自从用过之后,就再也用不来月带了。

眼看着从异世带过来的那些越用越少,就一直催促赵君竹,快些想办法将这个东西做出来。

好怕那些用完了,就没得用了。

由奢入俭难啊!

赵君竹想了许多办法,解决了纸,和棉花杀菌问题,最后又发现没有粘胶。

好在还是找到了一种树胶代替。包装用的油纸。

没有现代那完整的工业体系,做什么都要从零开始。

虽然有差别,但总算是无限接近,现代的卫生巾了。

就是成本太高了,一般人家的女子根本用不起。

当然,作坊里的女工,每月可以免费领十五片,这也算是给她们的福利吧。

她不想生产卫生巾的人,自己没用过,用不起。

但其实她们很多人,还是舍不得用这么精贵的东西。

只舍得在夜里用上一片。多出来的攒下来,拿去卖掉换银子。

端玉贵太妃命人送了许多进京。

一部分送进宫,给太后和那些太妃们。

还有一部分送到了镇宁侯府,给她母亲和嫂子们。

用过的人没有一个不惊喜。

很快这个东西,就在京城的贵妇圈,流行起来了。

得知是闵州这边做出来的。

有人甚至想派家中管事嬷嬷,千里迢迢到闵州来买一批回去。

生怕买不着,要用的时候没有。

这东西简直就是来解救女人的呀。造出这个东西的人太伟大了。

世家小姐们更是喜欢的不行,再也不用在小日子的时候,不敢出门不敢乱动,只能在闺房坐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