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贵妃有了读心术她不宫斗了 > 第279章 狗血霸总文火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日是秦王府海船下海的日子。

两艘庞大的海船,正停在闵州港的港口。

船上挂满了帆,庞大又霸气。

港口边站满了围观的百姓。许多船上水手的家人也在其中。

就等着秦王一声令下,那两艘海船就要扬帆起航了。

围观的人都很兴奋。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船。

端玉贵太妃和秦王一行人,就在这个时候到了。

秦王萧澈骑在高头大马上,一马当先走在前面,身边跟着一队亲卫。

萧澈今年已经十五岁了。

长得身量高大,眉如双剑,目如朗星。长相外貌更像外祖家的舅舅们一些。

他坐在马上,目光坚毅的看着远处庞然大物。

内心是非常激动的。

这几年里他读书,习武,练兵。

闵州的治理和发展,虽然很多都是端玉贵太妃决定。

但是每做一个决策,端玉贵太妃都要跟他细细的讲明白。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好处又是什么。

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交由他决策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

有时萧策会说:“母妃决定就好!”

端玉贵太妃告诉她,你才是这闵州的王,母妃不可能帮你一辈子。

你终要担起自己的责任。

就像赵君竹说的,孩子越来越大,我们要学会慢慢的,得体的退出孩子的生活。

她还想着等萧澈能独挡一面了,跟赵君竹四处游玩去呢。

这些年,大夏各地州府之间的官道,都修成了水泥路。

出行已经方便多了。

当然,如今为时尚早,这些话她也还没有跟萧澈说过。

端玉贵太妃和赵君竹她们,坐在后面的马车里。

福安长公主也在。

要说这几年,来往京城与闵州两地的人,最多的就是福安长公主。

她几乎每年都要来一趟闵州。

这次媞姐儿倒没有跟着一起来。

她去年定亲了,今年已经出嫁了。

办完她的婚礼,又观察了两个月,知道她在夫家过的极好,安长公主就迫不及待的出京了。

临走时托了宫里的太后看顾她。

太后得知她又要出京游玩,一向端庄大气的太后,竟难得的阴阳怪气的酸了她两句。

“你倒是逍遥的很,想去哪里了拔腿就走。

闵州到京城这条路,都快让你踩烂了吧!”

福安长公主听了倍感诧异。

她自己看过外面广阔的世界后,觉得一辈子,只能待在京城真的很无趣。

更不要说太后这样的,只能困在宫了。

她笑嘻嘻的对太后说:“太后不用羡慕我,等到皇上大婚,亲政了以后,你也一样可以出宫逛逛去。”

思索间,马车到了码头。

萧澈翻身下马,来到马车前,请她们下马车。

请她们一同前见证这两艘海船首航。

安安最后一个跳下马车。

赵君竹见她直接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怪嗔的说:“安安你已经是大姑娘了,在外面能不能注意点形象。”

安安兴奋的看着远处停着的大船。

嘴里回她:\"我本来就是这样的性子,非要装作很淑女,人前人后两面,累不累啊!”

萧澈听到笑着说:“赵姨,我觉得安安这样挺好,有秦王府在,安安可以不用受拘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赵君竹心里感慨“啧啧!真霸气啊!

老阿姨的少女心啊!都要萌动了。

果然有权势的男人最有魅,呜呜!

一转头发现端玉贵太妃,看着她似笑非笑。

她也回以微笑。

听到就听到了,你自己不也迷恋狗血霸总文吗?

端玉贵太妃当初带过来的那堆东西,里有一本现代小说。

偶然被她发现了,看的很入迷,看完不过瘾。

拿着书去找赵君竹问,还有没有。

赵君竹接过一看,发现是一本狗血霸总文。

当时那表情,简直是一言难尽。

“你一个宫斗过的人,竟然喜欢看这种。”她扬了扬手中的书问。

“本宫只是好奇你们那个世界,大家族的男女都是这样的吗?”端玉贵太妃问。

”当然不是,他们只是有钱不是有病。

哪个正常人会是这样的,这些只是为了迎合市场,艺术加工了而已。“赵君竹无奈

写的人知道很狗血,看的人也会觉得狗血,但就是喜欢看。

生活平静无波的人,喜欢围观别人的狗血人生。

赵君竹最后绕不过她,硬是百忙之中,自己写了两本给她看。

端玉贵太妃看完不过瘾,提笔改了一下。

将人物和环境改成这个世界。

取了个笔名,拿到杜家的书坊去印刷出版了。

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不是,不能本宫一个人享受。

书坊管事看到书名《我带球跑以后,世子他吐血昏迷了》,《霸道王爷俏丫鬟》后,内容看都不看就拒绝了。

这都什么东西,这也叫书。

没办法,跑腿的丫鬟只好掏出杜家的信物。

告诉书坊管事,我们盈亏自负。

那管事只好硬着头皮出版了。

本以为那些书,会堆在角落里落灰。投入的银子要打水漂了。

哪知道最后竟然卖到脱销了。

闵州的女子都识字了,自己出来做工又有收入。

为了不把认识的字忘记了。

闲暇之余,买些书和报纸看是常见的。

在闵州,看书不再是读书人的专利。

所以,闵州的书坊里,最受欢迎的,卖的最好的,是报纸和各种话本子。

那个掌柜是从别的地方,新调调来的,不知情。

所以就错失了大笔的银子。

等他看到那两本书,很快就卖脱销后,简直拍断了自己的大腿。

他跟人家签的合同是代卖,不是买断,也不是分成。

他一面抓紧印刷,一面翘首以盼的,等着那丫鬟来书坊。

好不容易等来了,他提出要重新签合同。

那丫鬟皮笑肉不笑的看着他,拿出王府的令牌,递到他面前:“掌柜的,是觉得我一个弱女子好欺负?\"

那管事一看,哪还敢再啰嗦一句。

王府里的主子,和东家不是一家子亲戚吗。

还好还好 !

这银子都进了自己家人的口袋,东家哪里也说的过去。

就是错失了大笔的银子,好肉痛。

最后,书坊管事灵机一动,磨了半天嘴皮子。

和那丫鬟签了,闵州以外各地的分成合同。

闵州还是代卖,闵州以外地区,他们书坊要分成。